郊原西与莽苍连,隔岸人家小径穿。
满目风光杳无际,柳如山色草如烟。
郊原西与莽苍连,隔岸人家小径穿。
满目风光杳无际,柳如山色草如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特有的审美情趣。"郊原西与莽苍连,隔岸人家小径穿"一句,设定了一个开阔而幽静的场景,莽苍的大草原向西延伸,与远处山色相接,形成了一道自然的界线。同时,这里的人家被描绘得既亲切又不失孤独,通过小径穿插,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动感。
"满目风光杳无际,柳如山色草如烟"一句,则是对景色的细腻描写。诗人以"满目"开篇,强调视觉上的饱和与广阔,"风光"二字涵盖了自然界的万千变幻。而"杳无际"则表达了一种超越边际的美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垠的境界。接着,柳树被形容为"如山色",这不仅是对颜色的描写,更暗示了柳树的高大与生长的蓬勃。而草则被比喻为"如烟",轻柔、飘逸,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投射,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美景之间的深刻交融。
乌骓马,紫游缰,戍夫一鞭天一方。
揆程想过长城下,思古筑役摧人肠。
白骨如雪浸水窟,骨上犹带秦时血。
雨打风吹宇宙腥,君渴莫饮救马渴。
衣适寒暄饭加餐,省酒戒勿离军门。
雁来不惜数行字,雁回我亦寄平安。
自从君出与君别,怕听砧声怕见月。
细思人生能几何,未卜彼此俱白发。
官有好爵与尔靡,万死一生方得之。
不如更戍闻早归,百年邻里誇齐眉。
幽亭枕苍峡,云窦通曲水。
百折如建瓴,㶁㶁鸣不止。
客来一抽钥,白雾噀岩底。
欻翕千丈蛟,拿空翠涛起。
天开混沌窍,日洗盘古髓。
谅匪畜池鳞,多应化雷尾。
冯陵气易壮,怖荡辞难侈。
日假金洞光,景逾瑶池泚。
谁云游方外,巧异缁尘里。
坡仙颇年数,觌面犹尺咫。
采句贵自然,巩言良是已。
琁题豁灵界,篆出蕃君里。
物生亦倚数,有形必有靡。
道人亦多事,浮念何时死。
余生嗜泉薮,痼习牵研几。
太息动静机,于何寄真理。
醉倒和沧浪,烦君更详此。
晓天凉露。天上玉箫吹,飞声如雨。
金阙高寒,闲却一庭梅雨。
漫漫八表尘埃梦,把文章、洗空千古。
精神一似,风裳水佩,兰皋蘅浦。看万里、跳龙跃虎。
甚花娇英气,剑清尘妩。憔悴江南,应念小窗贫女。
朱楼十二春无际,倚苍寒、青袖如故。
茶香酒熟,月明风细,试教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