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古道傍作》
《春日古道傍作》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万古荣华旦暮齐,楼台春尽草萋萋。

君看陌上何人墓,旋化红尘送马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dàobàngzuò
táng /

wànrónghuádànlóutáichūnjìncǎo

jūnkànshàngrénxuánhuàhóngchénsòng

注释
万古:形容时间长久。
荣华:繁荣昌盛。
旦暮:早晚,形容时间短暂。
齐:同样,等同。
楼台:楼阁台榭,古代建筑。
春尽:春天结束。
草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君:你。
陌上:田野小路,路边。
何人:不知是谁。
墓:坟墓。
旋化:很快变为。
红尘:指世俗生活,也指尘世。
送:伴随。
马蹄:马的蹄声,这里象征着时光流逝。
翻译
万古以来的繁华如同朝露,早晚都会消失,楼阁台榭在春天过去后草木茂盛。
你看那路上谁的坟墓,转眼间就被红尘淹没,只留下马蹄声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的古道边的景象,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主题。"万古荣华旦暮齐"一句,以宏大的时空背景指出了历史的辉煌与日落的平凡共存,既有对过去荣耀的回顾,也有对当前现实的描述。"楼台春尽草萋萋"则通过荒废的楼台和野草的比喻,表现出繁华不再,岁月更迭带来的沧桑变化。

接着,诗人引导读者注意到路旁的墓地,以"君看陌上何人墓"提问,既是对过去生命的追思,也是对死亡和遗忘的暗示。最后一句"旋化红尘送马蹄"则描绘了一幅生动图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鲜艳的花瓣(红尘)已经融入了尘土之中,即使是行走在这条古道上的马蹄也不再留下足迹,彰显了历史的消逝和物是人非。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以及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三

指点斋尊特地开。风帆莫引酒船回。

方惊共折津头柳,却喜重寻岭上梅。

催月上,唤风来。莫愁瓶罄耻金罍。

只愁画角楼头起,急管哀弦次第催。

(0)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0)

阮籍啸台

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

犹馀胸中气,长啸独轩轩。

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

登临偶自写,激越荡乾坤。

醒为啸所发,饮为醉所昏。

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

(0)

自觉二首·其一

还将短鬓受秋风,倏忽炎凉事不同。

青史合居人品上,白云肯到市声中。

蕙肴兰藉何须饱,芰制荷衣未觉穷。

驷马高车足忧患,五湖归作钓鱼翁。

(0)

寄张元夫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0)

诗三百三首·其二三五

人生在尘蒙,恰似盆中虫。

终日行绕绕,不离其盆中。

神仙不可得,烦恼计无穷。

岁月如流水,须臾作老翁。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