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水清见底,老僧来唤鱼。
与渠同法食,持钵施斋馀。
潭水清见底,老僧来唤鱼。
与渠同法食,持钵施斋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晁公溯在宋代游览中岩,被潭水清澈见底的景象吸引,注意到一位老僧正在潭边唤鱼。这唤鱼的动作不仅体现了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佛教中的慈悲和布施精神。老僧不仅喂鱼,更是将剩余的斋食以钵盛装,分给这些生灵,展现了修行者的慷慨和对生命的尊重。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欣赏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感悟。
万籁何萧条,孤音静中起。
冥心参往哲,未觉风入耳。
地白悟庭月,疏弦为谁理。
高堂如空山,默然对图史。
深卧观物情,澹漠识太始。
声稀群动息,众妙集弹指。
挑灯坐沉吟,夜尽籁未止。
孟冬久晴煦,霜气缓乔林。
夜静海月高,远涛夹清砧。
澄怀得无寐,披衣起行吟。
喜见月入户,天横井与参。
曙光从东来,星斗渐以沉。
茫然大块中,物感乃交侵。
日出群动作,翱翔数羁禽。
溟濛混六宇,天地肃高深。
曦阳丽苍穹,积块破重阴。
浮云莫相翳,昭质鉴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