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岩十八咏·其三唤鱼潭》
《中岩十八咏·其三唤鱼潭》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潭水清见底,老僧来唤鱼。

与渠同法食,持钵施斋馀。

(0)
翻译
潭水清澈见底,老僧前来唤鱼。
他与鱼共享佛法饮食,手持饭碗剩余斋饭施舍。
注释
潭水:清澈的池塘水。
见底:能看见底部。
老僧:年长的僧人。
唤鱼:呼唤鱼儿。
渠:他,指老僧。
同法食:一起遵循佛法饮食。
持:拿着。
钵:僧人的食具,通常为圆形小碗。
施斋:布施斋饭。
馀:剩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晁公溯在宋代游览中岩,被潭水清澈见底的景象吸引,注意到一位老僧正在潭边唤鱼。这唤鱼的动作不仅体现了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佛教中的慈悲和布施精神。老僧不仅喂鱼,更是将剩余的斋食以钵盛装,分给这些生灵,展现了修行者的慷慨和对生命的尊重。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欣赏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感悟。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澧县劝学所联

天知地知,但说不恤人言,亦已晚矣;

公益私益,务须划清界线,庶几近之。

(0)

盛京文溯阁春联

天作溯前光,玉券十华征锡极;

人文观大备,瑶签四照见逢原。

(0)

月夜读春秋四传未浃其旨就枕忽闻琴声起坐作诗和无为叔

万籁何萧条,孤音静中起。

冥心参往哲,未觉风入耳。

地白悟庭月,疏弦为谁理。

高堂如空山,默然对图史。

深卧观物情,澹漠识太始。

声稀群动息,众妙集弹指。

挑灯坐沉吟,夜尽籁未止。

(0)

云栖六咏·其二回耀峰

初旸回山光,曰落山隐隐。

山光自无明,亦无无明尽。

(0)

就宿草堂中夜眺月屡起俄见朝旭出海上

孟冬久晴煦,霜气缓乔林。

夜静海月高,远涛夹清砧。

澄怀得无寐,披衣起行吟。

喜见月入户,天横井与参。

曙光从东来,星斗渐以沉。

茫然大块中,物感乃交侵。

日出群动作,翱翔数羁禽。

溟濛混六宇,天地肃高深。

曦阳丽苍穹,积块破重阴。

浮云莫相翳,昭质鉴余心。

(0)

蒲亭十咏·其九乌石门山泉

夹岸青山立翠屏,荒庭下马俯澄泓。

溪风入涧吹珠乳,石齿生寒漱月明。

漫向谷帘寻瀑布,无因陆羽借茶经。

诗瓢取次空潭汲,不数惊雷落碗轻。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