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樟源岭下老妪井栏妪百五岁》
《题樟源岭下老妪井栏妪百五岁》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嘻嘻呀呀三伏中,投鞭拭汗一亩宫。

铜瓶击深响鞺鞳,翠绠引重声珰东。

雪花下咽肌骨醒,风腋泛驾仙灵通。

百年老妪羽化久,名与甘井垂无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yuánlǐngxiàlǎojǐnglánbǎisuì
sòng / yín

yayasānzhōngtóubiānshìhàngōng

tóngpíngshēnxiǎngtāngcuìgěngyǐnzhòngshēngdāngdōng

xuěhuāxiàyànxǐngfēngfànjiàxiānlíngtōng

bǎiniánlǎojīnghuàjiǔmínggānjǐngchuíqióng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夏日炎炎中,一位百岁老妪在樟源岭下的井边活动的场景。"嘻嘻呀呀三伏中"以轻快的口语描绘出老妪在酷暑中的悠闲,"投鞭拭汗一亩宫"则形象地写出她用井水解暑的情景。"铜瓶击深响鞺鞳,翠绠引重声珰东"通过铜瓶和翠色井绳的细节,展现了老井的古老与宁静,声音悦耳。

"雪花下咽肌骨醒"运用比喻,将井水比作雪花,暗示其清凉宜人,让老妪精神焕发。"风腋泛驾仙灵通"进一步赞美井水如仙灵之水,能带来清爽和通透感。最后两句"百年老妪羽化久,名与甘井垂无穷",寓意这位长寿的老妪如同这口井一样,虽年事已高但名声长存,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力和井水的甘甜。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既赞美了老妪的长寿,又借井水表达了对生命源泉的敬仰。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菊影·其二

篝镫斜照粉墙间,枝叶分明似可攀。

竟夜不移香不染,晚年相对意相关。

解衣泼墨临偏反,扣户邀人数往还。

嫩蕊酿成光色好,更宜杯底见南山。

(0)

秋日龚芝麓总宪招集孝侯台

寻秋日爱城南路,吊古周侯况有台。

廿载乱离为客过,半生怀抱见山开。

松寒翠色侵衣履,菊老风香到酒杯。

向晚凭高更搔首,一声霜雁月中来。

(0)

集饮黄俞邰竹斋次徐州来韵·其二

吾巢寒獭似,君架蠹鱼然。

此外无多地,其中别有天。

两瓻千卷破,四座一人眠。

明月将军报,门前促和篇。

(0)

来青轩远眺

薄醉坐层轩,无弦琴独抚。

仰首忽狂叫,久之不能俯。

霜叶斗春花,松涛卷秋雨。

悠悠绝壑云,近风自吞吐。

东北豁一隅,肯借他山补。

天宇净无尘,庶几见远浦。

贝阙与珠宫,丹碧讵能数。

一一恣幽探,宁复论今古。

(0)

秋夜

徙倚霜天晚,清吟到夜分。

高楼先得月,寒水欲生云。

木叶当阶落,砧声隔院闻。

秋空风正急,飞雁不成群。

(0)

广游仙寺·其三

割肉携归洵足豪,细君畅好共持醪。

汉廷枚马皆厮品,不及东方待诏高。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