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岸青山立翠屏,荒庭下马俯澄泓。
溪风入涧吹珠乳,石齿生寒漱月明。
漫向谷帘寻瀑布,无因陆羽借茶经。
诗瓢取次空潭汲,不数惊雷落碗轻。
夹岸青山立翠屏,荒庭下马俯澄泓。
溪风入涧吹珠乳,石齿生寒漱月明。
漫向谷帘寻瀑布,无因陆羽借茶经。
诗瓢取次空潭汲,不数惊雷落碗轻。
这首诗描绘了乌石门山泉的自然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间的静谧与灵动。首句“夹岸青山立翠屏”以青山比作翠绿的屏障,形象地勾勒出山峦连绵的壮丽景象。接着,“荒庭下马俯澄泓”一句,通过行者在荒凉庭院中下马俯视清澈的泉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水的清澈。
“溪风入涧吹珠乳,石齿生寒漱月明”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溪风穿过山涧,吹动着如珍珠般的水滴,以及月光下岩石表面仿佛生出寒意,潺潺流水洗涤着月色的场景,展现了山泉的动态美与静谧美。
“漫向谷帘寻瀑布,无因陆羽借茶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茶道文化的追思。最后一句“诗瓢取次空潭汲,不数惊雷落碗轻”,则以诗人的行动和感受收尾,通过“取次空潭汲”(随意从空潭中汲取)和“不数惊雷落碗轻”(形容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内心平静如水,不为外界琐事所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石门山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