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波乐·其九十一》
《回波乐·其九十一》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兀兀自免身,拟觅妻儿好。

切迎打脊使,穷汉每文□。

枉法剥众生,财是人髓脑。

报绝还他债,家家惣须到。

智者星星行,愚人自缠绕。

(0)
鉴赏

这首诗《回波乐(其九十一)》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反思。

首句“兀兀自免身”,以“兀兀”形容人的孤独与挣扎,强调个体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自我保护与求生本能。“拟觅妻儿好”,则是在这种生存压力下,人们对于家庭温暖的渴望与追求。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切迎打脊使,穷汉每文□”,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即使在最底层的人们,也难以逃脱那些剥削者的压迫,他们的生存状态被无情地剥夺,仿佛连最基本的生活尊严都无从谈起。

“枉法剥众生,财是人髓脑”,进一步揭露了社会不公的本质——权力与财富的滥用,使得无辜者成为牺牲品,而这些财富的积累,正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这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贪婪,更是对人性的扭曲。

“报绝还他债,家家惣须到”,描绘了债务循环的恶性循环,无论贫富,都无法摆脱债务的枷锁,这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也让人们陷入了无尽的挣扎之中。

最后,“智者星星行,愚人自缠绕”,对比了智慧与愚昧的不同选择。智慧之人能够洞察世事,谨慎行事,而愚昧之人则往往陷入困境,无法自拔。这句话既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质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社会不公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睢阳五老会诗

各还朝政遇尧年,鹤发俱宜预道冠。

乍到林泉能放旷,全抛簪绂尚盘桓。

君恩至重如天覆,相坐时亲畏地寒。

九老且无元老贵,莫将西洛一般看。

(0)

夏景

竹几藤床石砚屏,薰风帘幕篆烟清。

空斋数点黄梅雨,添得芭蕉绿满庭。

(0)

减字木兰花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0)

冬暖·其二

天不雨霜雪,朝曦与暮霞。

江梅呈腊蕊,岩桂又冬花。

(0)

满江红·其二十六再和

奎墨西来,落笔处、亲蒙天笑。

谁信道、郡人生怕,福星移照。

宾客唱予还和汝,使君安老兼怀少。

况醉能同乐醒能文,新腔妙。无诸国,渐声教。

元结辈,宣明诏。恍梦中辽鹤,重来华表。

一盏勘书殊简径,万灯侍辇曾荣耀。

怪晴檐、乾鹊语查查,公归兆。

(0)

戏孙季蕃

少日逢春一味痴,轻鞭小袖趁芳时。

常过茶邸租船出,或在禅林借枕攲。

名妓难呼多占定,好花易落况开迟。

身今惟悴投空谷,悔不当年秉烛嬉。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