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三首·其三》
《九日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黄菊与秋竞,白须随日添。

时人知不憙,野老未相嫌。

但酌清樽尽,犹存薄俸沾。

日西闻客至,更问酒家帘。

(0)
注释
黄菊:秋季开花的黄色菊花。
秋竞:与秋天的景色竞争。
白须:指胡须,代指诗人年老。
憙:喜悦,这里指他人的好感。
野老:乡村的老人。
清樽:清酒,泛指美酒。
薄俸:微薄的俸禄。
酒家帘:酒馆的门帘,代指酒馆。
翻译
菊花在秋天争艳开放,我日渐增添的白发也如霜雪。
世人或许并不喜欢我这老态,乡野老人却依然接纳我。
只愿畅饮清酒直到杯空,微薄的俸禄还能让我沾些酒香。
夕阳西下时听见有客人来访,又去询问酒家的帘内是否还有余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九日三首(其三)》中的一句,主要描绘了诗人对秋天黄菊盛开和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黄菊与秋竞",形象地写出菊花在秋季盛开,与秋景争艳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之美。"白须随日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岁月流逝、须发渐白的无奈,流露出一丝岁月催人的感伤。

"时人知不憙,野老未相嫌",诗人自嘲地说,虽然时光荏苒,但周围的人并未因此而嫌弃他,暗含着淡泊名利的意味。"但酌清樽尽,犹存薄俸沾",诗人借饮酒表达对生活的满足,即使官职微薄,也能享受清贫的乐趣。

最后两句"日西闻客至,更问酒家帘",描绘出诗人傍晚时分接待来访客人的场景,展现出其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辙晚年生活中的恬淡与豁达。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友人话别

论交虽不蚤,话别且相亲。

除却栖禅客,谁非南陌人。

半生都返性,终老拟安贫。

愿入白云社,高眠自致身。

(0)

湘阴县送迁客北归

不须留薏苡,重遣世人疑。

瘴染面如檗,愁熏头似丝。

黄梅住雨外,青草过湖时。

今日开汤网,冥飞亦未迟。

(0)

漫成五章·其四

代北偏师衔使节,关中裨将建行台。

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0)

夏宴张兵曹东堂

重林华屋堪避暑,况乃烹鲜会佳客。

主人三十朝大夫,满座森然见矛戟。

北窗卧簟连心花,竹里蝉鸣西日斜。

羽扇摇风却珠汗,玉盆贮水割甘瓜。

云峰峨峨自冰雪,坐对芳樽不知热。

醉来但挂葛巾眠,莫道明朝有离别。

(0)

大丹诗四首·其一

混沌未分我独存,包含四象立乾坤。

还丹须向此中觅,得此方为至妙门。

(0)

题西明寺攻文僧林复上人房

谁寄湘南信,阴窗砚起津。

烧痕碑入集,海角寺留真。

楼憩长空鸟,钟惊半阙人。

御沟圆月会,似在草堂身。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