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羊城秋忆·其七》
《羊城秋忆·其七》全文
明 / 屈士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万家倾橐筑禅房,绣幕辉煌映大江。

舍利暗藏金凤塔,上方深锁玉龙窗。

三城热血涂丹壁,十郡冤魂结宝幢。

借问羊城饥饿魄,曾从只履到莲邦。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羊城(广州)的繁华与历史的沉重交织之景。首联“万家倾橐筑禅房,绣幕辉煌映大江”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羊城人民倾尽所有建造寺庙的盛况,寺庙的辉煌与江水的壮丽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既富丽堂皇又带有宗教氛围的景象。

颔联“舍利暗藏金凤塔,上方深锁玉龙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金凤塔内藏着珍贵的舍利,象征着信仰的崇高与神秘;而“玉龙窗”则暗示着寺庙内部的精致与庄严。这两句通过“暗藏”和“深锁”的描述,不仅突出了寺庙的神圣,也暗示了其中可能蕴含的历史秘密或故事。

颈联“三城热血涂丹壁,十郡冤魂结宝幢”转而描绘了羊城历史上的悲壮与牺牲。这里使用了“三城”和“十郡”的宏大数字,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丹壁上的鲜血和宝幢中的冤魂,都是历史记忆的深刻烙印,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尾联“借问羊城饥饿魄,曾从只履到莲邦”以疑问的形式,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这里的“饥饿魄”可能指的是人民在历史变迁中饱受饥寒的生活状态,“只履”和“莲邦”则可能分别指佛教中的圣物和佛教圣地,暗示了诗人对于如何在苦难中寻找精神慰藉的思考,以及对佛教信仰在历史洪流中的作用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羊城的繁华与历史的沉重,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信仰在历史中的作用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度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士煌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题扇面小景四首·其四

世路竞棼逐,末学多支离。

生意本无言,春风上绿枝。

(0)

泊蔡店

武昌江浒晚风晴,汉口西驰击楫行。

勇迈岂妨流迅急,浩歌偏趁月华明。

赍香羽客灯常伴,宿驿官槎析有声。

醉醒鸬鹚觥酌后,却疑黄鹤紫霄鸣。

(0)

登雨青楼

九天遗渥粤江漘,几度光风万树春。

蹑级浪随趋相府,登楼犹自见枫宸。

衣冠想仰四朝盛,风度怀瞻百代淳。

槛外晴云沧海阔,中峰澜柱起嶙峋。

(0)

十九夜到袁州念九发舟承五台邀邑博陈阳山潘木斋窦益斋临流饯别复遣使送至江滨一律谢之

宜春台下放行舟,酌别多君谩习酬。

三叠阳关歌浩浩,一溪杨柳水悠悠。

君期奋迹三层浪,我仰齐云百尺楼。

脚板此行无障碍,项斯到处说风流。

(0)

次韵写怀

六十五年又遇春,独怜过半百年人。

难将事业酬天债,莫遣丹青写我神。

箫鼓儿童争闹热,梅花月色共清新。

高朋满座人如玉,爱我还须识我真。

(0)

题碧湖池边六柱亭

异卉奇花映碧湖,湖干亭对白云居。

周遭翠色群峰合,隔断红尘半点无。

风静安閒玄鹤梦,月明清浸夜光珠。

桃花浪煖天雷雨,争看池中变化鱼。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