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遗渥粤江漘,几度光风万树春。
蹑级浪随趋相府,登楼犹自见枫宸。
衣冠想仰四朝盛,风度怀瞻百代淳。
槛外晴云沧海阔,中峰澜柱起嶙峋。
九天遗渥粤江漘,几度光风万树春。
蹑级浪随趋相府,登楼犹自见枫宸。
衣冠想仰四朝盛,风度怀瞻百代淳。
槛外晴云沧海阔,中峰澜柱起嶙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雨青楼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九天遗渥粤江漘,几度光风万树春”以“九天遗渥”开篇,象征着帝王恩泽,与“粤江漘”(江边)结合,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融的壮丽景象。接着“几度光风万树春”则描绘了四季更迭、生机勃勃的春日风光,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颔联“蹑级浪随趋相府,登楼犹自见枫宸”转而描写诗人登楼的情景。通过“蹑级浪随”形象地表现了攀登过程中的艰难与坚持,“趋相府”则暗示了对权力与地位的向往。而“登楼犹自见枫宸”则表达了诗人即便身处高位,仍不忘国家与人民,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颈联“衣冠想仰四朝盛,风度怀瞻百代淳”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回忆往昔四朝盛世,感慨于历史的辉煌与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通过“风度怀瞻百代淳”,表达了对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的敬仰与追求。
尾联“槛外晴云沧海阔,中峰澜柱起嶙峋”以开阔的视野收束全诗。诗人站在楼上,远眺晴空与大海,感受到自然界的辽阔与壮美;而“中峰澜柱起嶙峋”则以山峰的峻峭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蕴含着对历史、文化、道德以及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博大胸怀与高远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