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卉奇花映碧湖,湖干亭对白云居。
周遭翠色群峰合,隔断红尘半点无。
风静安閒玄鹤梦,月明清浸夜光珠。
桃花浪煖天雷雨,争看池中变化鱼。
异卉奇花映碧湖,湖干亭对白云居。
周遭翠色群峰合,隔断红尘半点无。
风静安閒玄鹤梦,月明清浸夜光珠。
桃花浪煖天雷雨,争看池中变化鱼。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脱俗的湖畔景象。诗人以“异卉奇花映碧湖”开篇,将碧绿的湖水与奇异的花卉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清幽的氛围。接着,“湖干亭对白云居”一句,通过亭子与白云的相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灵与高远。
“周遭翠色群峰合,隔断红尘半点无”,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四周环绕的翠色群峰与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相联系,强调了此处的超然与纯净。接下来,“风静安閒玄鹤梦,月明清浸夜光珠”两句,通过静谧的风声和月光下的景象,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祥和,仿佛连鹤都沉浸在梦境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桃花浪煖天雷雨,争看池中变化鱼”描绘了春日里桃花盛开、微风吹拂的情景,以及雷雨过后池中鱼儿跃动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平生远游志,万里乘长风。
飘飘临倒影,高举淩苍空。
北至北溟北,东至东海东。
何其形迹滞,此愿将莫从。
大鹏罹罗网,戢翼居樊笼。
之子金闺彦,锦绣罗心胸。
文星见眉宇,嘘气如长虹。
又如插六翮,翛然驾高穹。
自言有远役,秉节飞六龙。
何以为前驱,雨师与丰隆。
将命遄朱鸟,呵护先祝融。
予闻为起拜,高歌壮其行。
持被恋入直,安足为士雄。
丈夫志六合,岂在寰堵中。
山人手新编,造我新泉源。
一语尽今古,微言入冥玄。
何以为冥玄,心性维一圈。
非隐亦非显,宇宙何超全。
君今领略后,宇宙在乎手。
万化与万事,敛之亦无有。
有无常相通,一体靡先后。
如彼天地然,高明与博厚。
山人吾爱焉,为爱山之泉。
源泉锡山下,蟹眼长涓涓。
送子归山去,观泉无观澜。
心性如自得,浩浩同渊渊。
瑟瑟秋风肃,霜高草木黄。
物情何所迫,嗷嗷雁南翔。
美人别云浦,相忆泪浪浪。
天地有尽期,炎飙变为凉。
贤哲皆有死,谁为金石刚。
念昔我夫子,乘云归帝乡。
迢迢十八载,望之云路长。
俯仰松下土,安得不为伤。
梦中飞至芙蓉顶,回观太湖何小。
跨上灵岩,蹴翻万笏,消得此生怀抱。烟霞缥缈。
叹凄绝江山,容我清啸。
此愿茫茫,青云梯上那能到。只番胜游算了。
世间遗恨事,不知多少。
西北波涛,东南金粉,拟拉俊游凭吊。未堪临眺。
把雨丝风片,倦游相告。赋就归来,骚魂犹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