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远游志,万里乘长风。
飘飘临倒影,高举淩苍空。
北至北溟北,东至东海东。
何其形迹滞,此愿将莫从。
大鹏罹罗网,戢翼居樊笼。
之子金闺彦,锦绣罗心胸。
文星见眉宇,嘘气如长虹。
又如插六翮,翛然驾高穹。
自言有远役,秉节飞六龙。
何以为前驱,雨师与丰隆。
将命遄朱鸟,呵护先祝融。
予闻为起拜,高歌壮其行。
持被恋入直,安足为士雄。
丈夫志六合,岂在寰堵中。
平生远游志,万里乘长风。
飘飘临倒影,高举淩苍空。
北至北溟北,东至东海东。
何其形迹滞,此愿将莫从。
大鹏罹罗网,戢翼居樊笼。
之子金闺彦,锦绣罗心胸。
文星见眉宇,嘘气如长虹。
又如插六翮,翛然驾高穹。
自言有远役,秉节飞六龙。
何以为前驱,雨师与丰隆。
将命遄朱鸟,呵护先祝融。
予闻为起拜,高歌壮其行。
持被恋入直,安足为士雄。
丈夫志六合,岂在寰堵中。
这首诗是明代湛若水赠给黄门陈应和侃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陈侃出使琉球国的壮志豪情的赞赏。诗中以大鹏翱翔的意象象征陈侃的远大志向和豪迈气概,他将像大鹏鸟一样跨越万里,从北溟至东海,超越世俗的束缚。诗人还描绘了陈侃才情出众,如文星璀璨,气度非凡,如同驾驭六翼飞翔在高天之上。他肩负重任,以雨师和丰隆为前驱,使命重大而坚定。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对陈侃的出使表示敬佩,认为他的壮志不局限于一隅,而是志在天下,这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宏大抱负。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激励和祝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出使的崇高期待和对其人格品质的高度赞扬。
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
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
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空凝伫。
两两昏鸦去。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
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
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霞袖举。杯深注。
一曲黄金缕。
衮衮长江水,策策晓霜风。
求归得请,特地送我布帆东。
出处何关轻重,去住不拘淹速,社燕与秋鸿。
父老休相恋,四载愧无功。谁知有,楼百尺,卧元龙。
来从天上,一麾游戏斗牛中。
闻道君王前席,见说从臣虚位,变化待鲲鸿。
一笑同锦里,万事付金钟。
陵山载酒,泗河扬柁,尊前折尽将离。
才试牛刀,俄惊凫舄,令人去后多思。休唱别离词。
看玉函星铁,骑佩铜丝。
丹凤鸣阳,碧梧栖尔最高枝。等闲展对声词。
对一庭明月,千里邦畿。
西涧家声,玉堂人物,夜窗梦果心期。才思浩无涯。
若深航濂洛,峻驾峨眉。
胸抱相思,银筝锦字莫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