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年又遇春,独怜过半百年人。
难将事业酬天债,莫遣丹青写我神。
箫鼓儿童争闹热,梅花月色共清新。
高朋满座人如玉,爱我还须识我真。
六十五年又遇春,独怜过半百年人。
难将事业酬天债,莫遣丹青写我神。
箫鼓儿童争闹热,梅花月色共清新。
高朋满座人如玉,爱我还须识我真。
这首诗以深沉的感慨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人生、事业与自然的深刻思考。首联“六十五年又遇春,独怜过半百年人”开篇即道出了岁月流转,时光匆匆,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接着,“难将事业酬天债,莫遣丹青写我神”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事业与人生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能完全实现自我价值的遗憾,也有对自身形象难以被完全捕捉的自省。
颔联“箫鼓儿童争闹热,梅花月色共清新”通过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儿童欢腾热闹的场景,另一方面则以梅花与月色的清雅映衬,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另一面——对宁静、高洁生活的向往。颈联“高朋满座人如玉,爱我还须识我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不仅赞美了周围朋友的高尚品质,也强调了真正理解和接纳自我对于友情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心境与智慧的体现。
玉津驰马柳风斜,雨急金鳞走御沙。
南亩农民望新霁,不劳云意苦相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