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吹角落孤城,吹得诗成天未明。
雪冱宾鸿催岁事,霜晴乌鸟作春声。
一床书老客中梦,二顷田微郭外耕。
但得年丰歌裤饮,茅斋犹有旧瓷觥。
夜寒吹角落孤城,吹得诗成天未明。
雪冱宾鸿催岁事,霜晴乌鸟作春声。
一床书老客中梦,二顷田微郭外耕。
但得年丰歌裤饮,茅斋犹有旧瓷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方岳在雪后晴朗的清晨,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的细腻感受。首句“夜寒吹角落孤城”以寒风贯穿夜色,吹过空旷的边城,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氛围。接着,“吹得诗成天未明”则表达了诗人灵感的涌现,即使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也能捕捉到诗意的火花。
“雪冱宾鸿催岁事,霜晴乌鸟作春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雪后的寂静与鸿雁南飞的景象,以及霜晴之下乌鸟的鸣叫,预示着季节的更迭,既有冬日的肃穆,也有春天的生机。这种自然界的变换,引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循环的感慨。
“一床书老客中梦,二顷田微郭外耕”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生活状态,通过“一床书”和“二顷田”的意象,展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身处他乡,却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但得年丰歌裤饮,茅斋犹有旧瓷觥”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年景的期待和满足感,以及在简朴生活中寻找快乐的心境。即使在简陋的茅屋中,也能够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通过饮酒庆祝,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独特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风貌。
南山多白云,澶漫塞崖谷。
中有庞良叟,寂寞卧林屋。
前门树高松,后户植幽竹。
孤风相缠绕,波涛惊荡沃。
梵文五千卷,诵说尽精熟。
时时发清唱,铿锵击金玉。
伊余走海内,一见辄叹服。
愿言从之游,淡泊心自足。
自闻蓬莱山,大林夹长峦。
上生瘿藤萝,下生荆榛菅。
仰不见天日,藏蓄雾雨寒。
仙圣常所处,沮洳亦少乾。
虽云誇凤凰,出入伤羽翰。
哀音起空洞,令人鼻准酸。
我欲诉上帝,为施铁凿钻。
琢落石侧裂,化为千丈磐。
琼楼与玉殿,玲珑相通宽。
日月交户牖,光射青琅玕。
而我从吾师,来游乐且般。
呼吸养元气,华腴生肺肝。
万劫永不死,如循环无端。
窃为仙圣虑,炳然心若丹。
上帝如许我,致此亦何难。
涧松高百尺,磊落多大节。
连根抱危石,古色黑如铁。
隆冬方冱寒,山中积霜雪。
萝茑悉枯死,苍崖犹冻裂。
此时唯老干,峭直不摧折。
国匠求美材,瞻望叹奇绝。
险阻不可致,既作复中辍。我愿驱六丁,操斧隳嵑?。
得此栋梁材,持以献天阙。
天马之来大宛国,汉帝心驰渥洼域。
贰师兵甲费如山,毛骨权奇不多得。
世祖开基肇太平,昔日大宛俱拱北。
如云之马西北来,飞控惊尘遍南陌。
豢养年深生息蕃,即今诏刷无遗迹。
青丝络头千万辈,戢戢骈头死槽枥。
一程瘏毒一程愁,比到燕山肥者瘠。
吾观天厩十二闲,五花成队春斑斑。
监官喂养盛刍豆,年年骑去居庸关。
圣朝谁信多盗贼,却虑骑气藏凶奸。
驽骀尽从天上去,骅骝岂得留人间。
汉人南人窘徒步,道路相从俱厚颜。
我今已是倦游者,东家蹇驴何必借。
布袜青鞋取次行,正喜不遭官长骂。
乡里健儿弓弩手,诏许征鞍常稳跨。
岭南烽火乱者谁?何事至今犹梗化。
君不见汉文皇帝承平时,千里之马将安之。
又不见项王一骑乌江渡,到头不识阴陵路。
《刷马歌》【元·虞集】天马之来大宛国,汉帝心驰渥洼域。贰师兵甲费如山,毛骨权奇不多得。世祖开基肇太平,昔日大宛俱拱北。如云之马西北来,飞控惊尘遍南陌。豢养年深生息蕃,即今诏刷无遗迹。青丝络头千万辈,戢戢骈头死槽枥。一程瘏毒一程愁,比到燕山肥者瘠。吾观天厩十二闲,五花成队春斑斑。监官喂养盛刍豆,年年骑去居庸关。圣朝谁信多盗贼,却虑骑气藏凶奸。驽骀尽从天上去,骅骝岂得留人间。汉人南人窘徒步,道路相从俱厚颜。我今已是倦游者,东家蹇驴何必借。布袜青鞋取次行,正喜不遭官长骂。乡里健儿弓弩手,诏许征鞍常稳跨。岭南烽火乱者谁?何事至今犹梗化。君不见汉文皇帝承平时,千里之马将安之。又不见项王一骑乌江渡,到头不识阴陵路。
https://shici.929r.com/shici/eSlBGEB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