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者为乐章,所以贵声调。
我虽好之笃,子乃得之妙。
子妙既相逢,如何慰病翁。
有时闻数阕,尽日想清风。
诗者为乐章,所以贵声调。
我虽好之笃,子乃得之妙。
子妙既相逢,如何慰病翁。
有时闻数阕,尽日想清风。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名为《答俞簿》。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诗人以“诗者为乐章,所以贵声调”开篇,强调了音乐与诗歌在艺术上的重要性,认为它们都依赖于和谐的声音节奏。接下来,“我虽好之笃,子乃得之妙”,诗人自谦自己虽然热爱音乐,但俞簿(即对方)的演奏却达到了高妙的境界。
“子妙既相逢,如何慰病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俞簿演奏技巧的高度赞赏,并希望俞簿的音乐能给予自己这位病态老人心灵上的慰藉。最后,“有时闻数阕,尽日想清风”,诗人说每当听到俞簿演奏的几曲音乐时,他便能想象到清风拂面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也体现了音乐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
越峤东南穷,连山赴沧海。
章安古州宅,陵谷谅迁改。
前江渺万顷,风雨鱼龙汇。
嗟哉地远绝,髣髴形势在。
忆昨南渡初,云雷震纷叆。
莎洲舣龙舰,白日照金铠。
儿童识汉官,草木被尧彩。
是时元勋谁,成公国上宰。
人心翼宗社,天命安鼎鼐。
那知中原事,惊呼五十载。丹衷自结发,弹剑气?嵬。
时清忘夙昔,悲歌起衰怠。
举头天门高,狂言小臣罪。
功名故难量,时节亦有待。
临流想前英,奕奕动风采。
渔郎定何心,波间声欸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