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忽相送,江流不作声。
别怀初酒醒,病骨更寒侵。
一笑已昨梦,百年明此心。
故人应念我,数肯寄嘉音。
山色忽相送,江流不作声。
别怀初酒醒,病骨更寒侵。
一笑已昨梦,百年明此心。
故人应念我,数肯寄嘉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道中寄同舍(其二)》。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超脱的心境。
“山色忽相送,江流不作声。”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山色在眼前渐渐远去,而江水则是无声地流淌。这种场景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别怀初酒醒,病骨更寒侵。” 这两句透露出了诗人的身心状况。他可能在分别之际饮酒以解愁,然而当酒醒之后,只感受到更深的寂寞和身体上的不适。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身体的虚弱。
“一笑已昨梦,百年明此心。”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豁达。诗人将自己的烦恼视作过眼云烟,只留下对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胸怀,也映射出他对时间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故人应念我,数肯寄嘉音。”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那些过去的情谊能够被记住,并且通过书信这种方式保持联系。这体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他们即使相隔千里也想要保持精神上的沟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忧伤以及超然物外的生命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与交流。
梓人职绳墨,砻削器不居。
一朝搆栋宇,群役环向之。
斧斤视规画,刀锯闻指挥。
逾时大厦成,名姓乃上书。
始知君相任,所职在无为。
讲求经国要,综理元化机。
百工苟无旷,庶绩乃咸熙。
功成天下贺,周召与同归。
富贵亲戚惧,贫贱父子离。
骨肉尚如此,何况他人为。
季子昔未遇,憔悴面目犁。
一朝佩相印,革车千乘随。
揣摩发雄辨,抵掌惊愚痴。
还过洛阳境,父母为道除。
蛇行伏妻嫂,局促一何卑。
季子不足道,薄俗堪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