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中甫使君·其三》
《挽李中甫使君·其三》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发轫期行志,鸣琴最得民。

渊鱼何用察,桑雉本来驯。

可叹双旌暮,犹歌五裤新。

谁为良吏传,吾欲表斯文。

(0)
翻译
在开始阶段展现抱负,弹奏琴声深得民心。
深渊里的鱼何必去细查,桑树上的雉鸟本就温顺。
令人叹息的是傍晚时分还在宣扬旧俗,却歌颂新的变革。
谁会成为优秀的官员典范,我希望能记录并弘扬这种美德。
注释
发轫:开始阶段。
鸣琴:弹奏琴声,比喻治理有方。
得民:深得民心。
渊鱼:深渊里的鱼,比喻底层民众。
察:细查,观察。
桑雉:桑树上的雉鸟,象征和平与驯服。
本来驯:本性就温顺。
双旌:两面旗帜,古代官员出行的标志。
暮:傍晚,暗示时间已晚。
犹歌:还在歌颂。
五裤新:可能指新的习俗或政策。
良吏:优秀的官员。
传:流传,成为典范。
斯文:这里指好的政绩和文化。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理想官员的向往与赞美。"发轫期行志,鸣琴最得民"表达了诗人对能够施展抱负、为民请命之人的渴望,他们如同能演奏琴瑟之音,深受百姓喜爱。"渊鱼何用察,桑雉本来驯"则是说那些在深水中游动的鱼不需要过分去观察,因为它们天性温顺,不会伤害人。

接下来的"可叹双旌暮,犹歌五裤新"显示了诗人对历史上忠良之士的怀念,他们即使在晚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如同那仍旧穿着破旧但却珍贵的衣衫。最后两句"谁为良吏传,吾欲表斯文"则是诗人希望有人能够传颂那些清正廉洁的官员,他自己也想要借此展现自己的文采与胸襟。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人物的描绘和怀念,以及个人对于历史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于德才兼备、能够为民造福之人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

公去蓬山轻,公归蓬山重。

锦囊三千篇,字字律吕中。

文章实公器,当与天下共。

吾尝评其妙,如龙马受鞚。

燕许亦有名,此事恐未梦。

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

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

时时醉黄封,高咏追屈宋。

我如老苍鹘,寂寞愁独弄。

杖屦勤来游,雪霁梅欲动。

(0)

梅花绝句十首·其十

山月缟中庭,幽人酒初醒。

不是怯清寒,愁蹋梅花影。

(0)

晚兴

一声天边断雁哀,数蕊篱外蚤梅开。

幽人耐冷倚门久,送月堕湖归去来。

(0)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十首·其二

少从长者游,粗闻圣人道。

日食虽一箪,颇觉颜色好。

辛勤五十年,犹秉后凋操。

风俗日已移,令人恶怀抱。

纷纷堪一咍,骄我以旗纛。

岂知江湖间,世袭散人号。

(0)

斋中杂兴十首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韵·其四

昔我自蜀归,耆旧已凋丧。

后来二三公,尚慰天下望。

千里一纸书,殷勤问亡恙。

呜呼亦已矣,遗语寄悲怆。

我亦迫桑榆,便恐无辈行。

夜窗对青灯,力惫心尚壮。

(0)

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其二

短裘入重云,长镵求灵药。

人蔘四体具,狗杞群吠恶。

采实去条枚,摘花弃跗萼。

长啸忽蹑空,天台赴幽约。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