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具庆堂》
《题具庆堂》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古风

陈绮席,进华觞,听我长歌具庆之高堂。

太学儒生忠孝士,矫首南云几千里。

堂上双亲八十馀,堂下玉立三兄弟。

东家积得金满籯,何如教子传一经。

西家作官金络马,何如种萱北堂下。

陈绮席,进华觞,听我长歌具庆之高堂。

儿在远道,亲归故乡。儿业日以广,亲年日以长。

它年紫诰鸾回纸,圣德如天无远迩。

请看进士欧阳詹,不在亲傍亲亦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充满教育意义的家庭场景。诗人通过对比东西两家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强调了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和谐的幸福。诗中提到的“具庆之高堂”,即庆祝家庭幸福和繁荣的厅堂,体现了对家庭成员健康长寿、子孙贤良的美好祝愿。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陈绮席,进华觞”描绘了家庭聚会的奢华与欢乐,随后点出“听我长歌具庆之高堂”,表明诗人将通过歌曲表达对家庭幸福的颂扬。接着,诗人通过“太学儒生忠孝士,矫首南云几千里”这一句,赞美了远行求学的学子,他们虽远离家乡,但心怀忠孝,追求知识与道德的提升。

后半部分聚焦于家庭内部,描述了“堂上双亲八十馀,堂下玉立三兄弟”的温馨画面,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与和谐关系。诗人通过“东家积得金满籯,何如教子传一经”与“西家作官金络马,何如种萱北堂下”这两组对比,强调了教育与物质财富相比,教育子女传承知识更为重要,以及在家庭中种植萱草(象征母亲)比追求官职与财富更能体现对家庭的贡献与关爱。

最后,“陈绮席,进华觞,听我长歌具庆之高堂”再次强调了家庭聚会的欢愉,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儿在远道,亲归故乡。儿业日以广,亲年日以长。”预示着无论子女身处何方,家庭始终是他们的坚强后盾,而随着子女学业的日益精进和父母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幸福与和谐将更加稳固。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家庭幸福、教育价值以及亲情纽带的深刻理解与赞美,传递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桥廊上作·其一

夜半沾衣露气浓,茂林迥岸月髼松。

无人不道长安住,却似乱山烟翠中。

(0)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其一

礼云风断烟,鬨议十九失。

片言灼龟鉴,钜典资以秩。

抗志非太高,砭艾起时疾。

何翅位宗伯,宇内赖调一。

(0)

玉霄花

虚皇清晏仙班朝,宝花随现非根苗。

璆林瑶树振灵响,飞彩灿茜辉苍霄。

下怜人宇厌凡卉,特许福地生芳条。

细看纤洁谢丹粉,仿像翠鬓森珠翘。

移来泉石助萧爽,暗麝不必絺衣飘。

玉簪失素萱让叶,倚墙岂独麾芭蕉。

(0)

次韵王耘之

白汗翻浆九市人,清风谁似此论心。

壮游淮上官声起,重会都城句法深。

久矣求才胶柱瑟,老来逢事不徽琴。

漫湖又见香荷发,煮饼须同近寺林。

(0)

谒陆礼部归偶成二绝句·其二

有口宁论黠与痴,相投无过只谈诗。

要知此客非忙客,欲去迟回尚读碑。

(0)

夏日南湖汎舟因过琼华园六首·其三

两岸人家水映门,谁知城里有深村。

照畦罂粟红灯密,绕舍戎葵紫缬繁。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