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沾衣露气浓,茂林迥岸月髼松。
无人不道长安住,却似乱山烟翠中。
夜半沾衣露气浓,茂林迥岸月髼松。
无人不道长安住,却似乱山烟翠中。
此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的景象,"沾衣露气浓"表现了夜间露水浓重,足以湿透衣服。"茂林迥岸月髼松"则形容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在月光下呈现出如同古董上所刻纹理一般的美丽景致。诗人通过这两句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湿润的夜晚氛围。
"无人不道长安住"一句,表面上看是说没有人不推荐长安(今陕西西安)这个地方,但在这里,它更像是在反讽,暗示即便是在著名的都城之中,也可能找不到真正的栖身之所。最后一句"却似乱山烟翠中"则进一步描绘了长安城内外的混乱与迷离景象,这里的"烟翠"可能指的是迷雾或者是战火后的余烟,给人一种不安和动荡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春到无言,春归似梦,迅如逝水流船。
多愁多病,羸躯挨过年年。
今年花事虽逢闰,祝封姨、更要相怜。
莫将他、堕粉飘香,断送如烟。
枝头渐已成青子,怪游蜂浪蝶,逐日常川。
何事飞花,偏教先到愁边。
伤春自吊埋香冢,葬胭脂、净土长眠。
五更头、风风雨雨,老却啼鹃。
十年魂梦柴荆,无端悽断家山破。
东陵剪蔓,南山扫秽,得归聊可。
此祸何来,风车雷斧,颓云狂堕。
叹焦原如洗,寒枝莫拣,青衫被,缁尘涴。
画里林阴独坐。絷乌飞、隙驹轻过。
枯筇憖负,黄杨庭角,绿槐门左。
乡树回看,茫茫云物,重重烽火。
问何当料理,青蓑绿笠,更沧江卧。
海中望台山,山形倏明灭。
合沓乘风潮,闯然临巀嶭。
自从凿混沌,狉獉狎噬齧。
安知万祀后,冠裳俨森列。
南北千里馀,竹木青轇轕。
相传鸡笼阴,犹有太古雪。海流日砰訇,海巘长屼?。
野鹤适何来,拚飞恣寥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