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泛晴湖棹,南山又北山。
天中思益智,人外足消闲。
灌木连云绿,残阳逐水弯。
支公闻客至,一笑启禅关。
频泛晴湖棹,南山又北山。
天中思益智,人外足消闲。
灌木连云绿,残阳逐水弯。
支公闻客至,一笑启禅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晴日湖面上,沿途欣赏着山景与自然风光的悠闲之旅。首联“频泛晴湖棹,南山又北山”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乘船游览的情景,同时暗示了行程的悠长和景色的变换。颔联“天中思益智,人外足消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寻求宁静的愿望,将自然界的广阔与人类心灵的追求巧妙结合。
颈联“灌木连云绿,残阳逐水弯”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观的美丽,绿色的灌木丛与天空相连,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弯曲的水面之上,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尾联“支公闻客至,一笑启禅关”则以禅宗故事为背景,借支遁(支公)的故事,表达了与世无争、心灵相通的境界,以及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心灵得以开启、获得智慧的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意味,引导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饮不过一瓢,食不过一箪,田夫亦不改其乐,而夫子不谓之能贤,何也。
颜渊当首出万物,而奉以四海九州,而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忧。
若余之於山泽,鱼在深藻。
鹿得丰草,伊其野性则然。
盖非抱陆沈之屈,怀迷邦之宝。
既不能诗成无色之画,画出无声之诗。
又白首而不闻道,则奚取於似摩诘为。
若乃登山临水,喜见清扬,岂以优孟为孙叔敖,虎贲似蔡中郎者耶。
仕路风波双白发,闲曹笑傲两诗流。
故人相见白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
桃叶柳花明晓市,荻芽蒲笋上春洲。
定知闻健休官去,酒户家园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