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徐处士归江南》
《送徐处士归江南》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行行野雪薄,寒气日通春。

故国又芳草,沧江终白身。

游归花落满,睡起鸟啼新。

莫惜闲书札,西来问旅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ùshìguījiāngnán
táng / pín

xíngxíngxuěbáohántōngchūn
guóyòufāngcǎocāngjiāngzhōngbáishēn

yóuguīhuāluòmǎnshuìniǎoxīn
xiánshūzhá西láiwènrén

翻译
田野上的雪越来越薄,寒冷的气息逐渐被春天替代。
故乡的草木又开始繁茂,江水依旧碧绿,独自流淌。
游玩归来时,花瓣已落满地面,醒来后听到的是新生的鸟鸣。
不要吝啬写信问候,向西去的人询问旅途的消息。
注释
行行:田野。
野雪:野外的雪。
薄:稀薄。
寒气:寒冷的气氛。
日:一天天。
通:传递。
春:春天。
故国:故乡。
又:再次。
芳草:青草。
沧江:苍茫的江水。
终:终究。
白身:保持原色,这里指江水依旧碧绿。
游归:游玩回来。
花落满:花瓣落满。
睡起:醒来。
鸟啼新:新的鸟鸣声。
莫惜:不要吝啬。
闲书札:随意写的书信。
西来:从西方来。
问旅人:询问旅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踏雪的宁静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深情。"行行野雪薄,寒气日通春"两句,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的景色,雪覆盖的大地上,春天的暖意渐渐显现。"故国又芳草,沧江终白身"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情感,故乡的草木在春日里变得更加鲜美,而沧江之水似乎也能洗净世间的尘埃,保持心灵的纯洁。

"游归花落满,睡起鸟啼新"一句中,"游归"二字传达了诗人旅行归来的情景,"花落满"则是对归途中所见景色的描绘,而"睡起鸟啼新"则是在安静的夜晚中醒来,听到了清晨第一声鸟鸣,感受到了一天新的开始。

最后两句"莫惜闲书札,西来问旅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待,不要吝啬那些平日里不经意间积累的书信,而是通过这些书信去询问远行者的消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和宝印叔送春二绝·其二

青春不觉去堂堂,把酒谁分此日光。

偶读高人送春句,味回齿颊有馀香。

(0)

陈夫人挽词

伟节声名盖一时,夫人淑德最相宜。

便甘布素从高隐,不惜花钿拯众饥。

萱草未乾堂下土,杨花已应梦中诗。

如今多少王孙饿,进食哀怜复有谁。

(0)

九日寄昌龄弟·其十

载酒觞黄菊,登山臂紫茱。

重修汝南事,灾厄自今无。

(0)

哭孟丙·其一

三岁甜酸学语儿,能来壁下看题诗。

当时戏发十年问,添我无穷今日悲。

(0)

张施二生自黄岩拿舟送别于台城赠以二绝·其二

行役那堪八月时,肠非宋玉也应悲。

烦君为寄梅溪信,少慰吾亲别后思。

(0)

赴省治装有感

记得离家柳未黄,归来三径菊花香。

一年强半身为客,席未遑安又趣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