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其二》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李嘉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0)
翻译
共享和平的日子,人们谈论着直言进谏的时刻。
蜀地诸侯献策祭祀,汉家天子缺少辅佐的官员。
车马往来频繁又暂停,军乐低沉哀伤再起。
今年杜陵小道上,百花凋零开放得迟缓。
注释
共美:共享和平。
持衡:维持平衡。
日:日子。
皆言:人们谈论。
折槛:直言进谏。
蜀侯:蜀地诸侯。
供庙略:献策祭祀。
汉主:汉家天子。
缺:缺少。
台司:辅佐官员。
车马:车马。
行仍止:往来频繁又暂停。
笳箫:军乐。
咽:低沉。
悲:哀伤。
今年:今年。
杜陵陌:杜陵小道。
殄瘁:凋零。
百花迟:百花开放得迟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名为《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哀伤之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这两句通过描绘太阳与月亮交替、物是人非的情景,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持衡"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各自守护其运行轨迹,而"折槛"则象征着岁月更迭中的断裂与消亡。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上蜀国君主的祭祀场所和汉代帝王陵墓的损毁,来暗示权力易逝、繁华落尽的宿命。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这里描述的是古时车马行进的声音与音乐之声交织在一起,既有动静之对比,也有悲欢之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无限哀愁。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最后两句则是对唐太宗李世民墓所在地杜陵的描述,"殄瘁"表达了一种沉闷不展之感,百花盛开却带有几分迟暮之意,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伟人的怀念和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帝王陵墓、祭祀场所的描写,以及自然界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哀愁之情。

作者介绍

李嘉祐
朝代:唐   字:从一   籍贯: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生辰:748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猜你喜欢

高梁寺次赵栗夫韵

春晴方喜入山深,古寺高梁故故寻。

江上诗囊连日兴,雨中禅榻隔年心。

竹藏幽径云初合,松倚高坛月正临。

指点匡庐何处是,万峰回首问东林。

(0)

舟中读匏翁诗

不见此翁还此诗,读诗真想对翁时。

峰回深谷树重叠,渚漾轻波草陆离。

载道弦歌邹鲁国,旅庭彝鼎孔周祠。

平生海月庵中兴,应许藤床竹几知。

(0)

两过德州未谒董子祠诗以志过

地产醇儒郡有光,两来犹未谒祠堂。

春秋义已传迁史,谊利心曾辨粤王。

拜位定依庭柏影,荐仪空托沚蘋香。

孤城回首风尘里,读罢遗书送夕阳。

(0)

和吴太史种竹

此君不作此老客,庭院真应长绿苔。

古风藉汝数辈在,今雨从渠何所来。

岁晚简书留石室,月明环佩傍瑶台。

亦知径造有故事,一月须过三十回。

(0)

匏翁东庄杂咏九首·其九曲池

曲池如曲江,水清花可怜。

池上木芙蓉,红映池中莲。

(0)

送郑刑部汝华

郑君瑚琏器,瘦马亦随行。

秋晚天涯别,山多溪水长。

眼应空冀野,泪欲洒泷冈。

直北须回首,郎星帝座傍。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