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梁寺次赵栗夫韵》
《高梁寺次赵栗夫韵》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晴方喜入山深,古寺高梁故故寻。

江上诗囊连日兴,雨中禅榻隔年心。

竹藏幽径云初合,松倚高坛月正临。

指点匡庐何处是,万峰回首问东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宝在春日晴朗之际,深入山林,探访古寺高梁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联“春晴方喜入山深,古寺高梁故故寻”,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行动,春日晴朗,诗人欣喜地踏入深山,寻找那座历史悠久的古寺。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探索精神。

颔联“江上诗囊连日兴,雨中禅榻隔年心”,转而描写诗人随身携带的诗囊在江边激发了连续的创作热情,即使是在雨中的禅榻旁,那份对佛法的感悟与心灵的净化,仿佛跨越了一年的时光。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颈联“竹藏幽径云初合,松倚高坛月正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观。竹林掩映的小路,云雾初起,松树挺立于高坛之上,月光正好洒落。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尾联“指点匡庐何处是,万峰回首问东林”,最后两句以疑问的形式,将目光投向了著名的庐山(匡庐),似乎在询问着真正的归宿与心灵的栖息之地。这里的“东林”可能指的是佛教圣地,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理想境界。这一问,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思考的深刻体现。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殿上闻杜鹃

衰晚三年侍玉墀,高梧又擢凤凰枝。

封章屡上未容去,更向殿头闻子规。

(0)

谢少微兄惠牡丹·其三

箫鼓声中醉九旬,落红万点正愁人。

眼明忽见倾城色,更向尊前作好春。

(0)

妙峰亭

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天涯千万山。

试向冈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

(0)

过上虞怀谢驿喜雨

梦回檐溜作惊湍,净洗炎歊百虑宽。

咫尺东山见膏泽,令人更忆谢家安。

(0)

次韵十绝·其五赴会

幸身未老已先闲,到处时时尽醉还。

更欲相邀莲社客,共寻精舍上孱颜。

(0)

有寄

思君又是东风起,楼倚浮云目千里。

芳草不知人断肠,带烟带雨连春水。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