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怀阿侍者》
《寄怀阿侍者》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三年才得一封书,梦里还山信屡虚。

病去随人归瘴海,怀深无计问江鱼。

而翁忧道长思汝,尼母怜儿每向予。

何事五旬心气尽,秋风凝眼倚山庐。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首句“三年才得一封书”,点出与友人通信之难,相隔之久,流露出时光流逝、音讯稀疏的无奈与感慨。次句“梦里还山信屡虚”则通过梦境寄托思念,但梦中消息却总是虚幻,无法慰藉内心的渴望与孤独。

接着,“病去随人归瘴海,怀深无计问江鱼”两句,描绘了诗人因疾病缠身,难以远行,只能通过想象与友人相聚在瘴海之地,以及无法亲自询问江中鱼儿消息的无奈情景,进一步加深了思念之情。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思念之情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远。

“而翁忧道长思汝,尼母怜儿每向予”两句,则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设想友人的父亲担忧着自己的道路,母亲时常思念着自己,体现了深厚的亲情与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家庭情况的关心与理解。

最后,“何事五旬心气尽,秋风凝眼倚山庐”表达了诗人年岁渐长,内心逐渐疲惫,面对秋风落叶,只能倚靠山庐,独自品味岁月的沧桑与寂寥。这一句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对人生、亲情、友情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深度。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秋兴九首·其一拟韩退之

逍遥北窗下,百事远客虑。

无端叶间蝉,催促时节去。

愁起如乱丝,萦缠不如绪。

日月岂得已,还复役朝暮。

人生均有得,悲叹我不误。

春愁自天时,感愤亦真趣。

(0)

咏古十六首·其六

风云起幽朔,霜雪彫松桂。

修竹实不华,猗梧惨憔悴。

江汉凝以冱,醴泉更蒙蔽。

鸾凤何所归,增击真良计。

岐山尽禾黍,九成困惉懘。

鸣矣后佳期,来仪爽幽契。

乌鸢竞腐鼠,仰视惊高逝。

众羽亦可怀,云飞屡回睨。

猗嗟鲁先生,生后唐虞际。

高华虽韡韡,硕果终幽翳。

幅纸下聊城,片言挫秦锐。

铦铓释纷难,未足论明哲。

况复历下谈,微端本柔脆。

时无豪杰士,横议喧鶗鴂。

春冰薄轻绡,可耐秋阳熭。

(0)

同子瞻赋游惠山三首·其三

楼观相复重,邈然閟深樾。

九龙吐清泠,㶁㶁曾未绝。

罂缶驰千里,真珠犹不灭。

况复从茶仙,兹焉试葵月。

岸巾尘想消,散策佳兴发。

何以慰遨嬉,操觚继前辙。

(0)

次韵传道自适兼呈都司芸叟学士

楚国陈夫子,周南颇滞留。

弊袍披槁叶,瘦马兀扁舟。

药饵过三伏,文书散百忧。

何人共禅悦,居士有浮休。

(0)

对淮南诏狱二首·其一

一室如悬磬,人音尽不闻。

老兵随卧起,漂母给朝曛。

樊雉思秋野,鞲鹰望暮云。

念归忘食事,日减臂环分。

(0)

题郴阳道中一古寺壁二绝·其一

门掩荒寒僧未归,萧萧庭菊两三枝。

行人到此无肠断,问尔黄花知不知。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