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如悬磬,人音尽不闻。
老兵随卧起,漂母给朝曛。
樊雉思秋野,鞲鹰望暮云。
念归忘食事,日减臂环分。
一室如悬磬,人音尽不闻。
老兵随卧起,漂母给朝曛。
樊雉思秋野,鞲鹰望暮云。
念归忘食事,日减臂环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一室如悬磬"运用比喻,形容室内空荡荡的,如同悬挂的石磬,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贫瘠和寂静。"人音尽不闻"进一步强调了周围环境的静谧,连人的声音都听不到,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沉寂的氛围。
"老兵随卧起"引入了一个老兵的形象,他可能与诗人同处困境,一同作息,显示出彼此的相依为命。"漂母给朝曛"则借漂母的故事,表达对他人微薄帮助的感激,以及早晨阳光的象征,寓意着生活的艰难但仍有希望。
"樊雉思秋野"和"鞲鹰望暮云"两句,通过樊姬怀念野外的自由和鞲鹰期盼傍晚归巢,寓言诗人内心的渴望和无奈,暗示着对自由和归宿的向往。
最后两句"念归忘食事,日减臂环分"直抒胸臆,诗人沉浸在对归乡的深深思念中,以至于无暇顾及饮食,甚至每日消瘦,臂环渐宽,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和生活的困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刻画了诗人身处淮南诏狱的孤寂生活,流露出对自由和家乡的深深眷恋。
瓜洲正对西津渡,金山焦山江水中。
过客放船忌险阻,何人击楫问英雄?
白云渺渺生秋树,黄叶萧萧落晚风。
铁瓮城头一登眺,天南天北思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