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淮南诏狱二首·其一》
《对淮南诏狱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秦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一室如悬磬,人音尽不闻。

老兵随卧起,漂母给朝曛。

樊雉思秋野,鞲鹰望暮云。

念归忘食事,日减臂环分。

(0)
注释
一室:形容房间空无一物。
如:如同。
悬磬:比喻空无所有,像挂着的磐石一样空虚。
人音:人的声音。
尽不闻:完全听不见。
老兵:年老的士兵。
卧起:躺下和起来。
漂母:古代楚国的贫穷妇人,以漂洗丝絮为生。
朝曛:早晨的阳光。
樊雉:樊笼中的雉鸡。
思:思念。
秋野:秋天的野外。
鞲鹰:训练有素的猎鹰,常用于狩猎,鞲是控制鹰的皮带。
念归:想念回家。
忘食事:忘记吃饭。
日减:一天天减少。
臂环:臂上的装饰环,可能象征着身体状况或财富。
分:分量。
翻译
房间空荡如悬挂的磐石,人声全然听不到。
老兵随着睡醒起身,漂母送来清晨的阳光。
笼中的雉鸡思念秋天的野外,放飞的鞲鹰遥望傍晚的云彩。
一心想着回家,连吃饭都忘了,日渐消瘦,臂环上的分量也在减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一室如悬磬"运用比喻,形容室内空荡荡的,如同悬挂的石磬,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贫瘠和寂静。"人音尽不闻"进一步强调了周围环境的静谧,连人的声音都听不到,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沉寂的氛围。

"老兵随卧起"引入了一个老兵的形象,他可能与诗人同处困境,一同作息,显示出彼此的相依为命。"漂母给朝曛"则借漂母的故事,表达对他人微薄帮助的感激,以及早晨阳光的象征,寓意着生活的艰难但仍有希望。

"樊雉思秋野"和"鞲鹰望暮云"两句,通过樊姬怀念野外的自由和鞲鹰期盼傍晚归巢,寓言诗人内心的渴望和无奈,暗示着对自由和归宿的向往。

最后两句"念归忘食事,日减臂环分"直抒胸臆,诗人沉浸在对归乡的深深思念中,以至于无暇顾及饮食,甚至每日消瘦,臂环渐宽,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和生活的困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刻画了诗人身处淮南诏狱的孤寂生活,流露出对自由和家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秦观

秦观
朝代:宋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生辰:1049-1100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猜你喜欢

宿卓水二首·其一

寒釭挑尽火重生,竹有清声月自明。

一夜客窗眠不稳,却听山犬吠柴荆。

(0)

鹊桥仙.赠可行弟

花香满院,花阴满地。夜静月明风细。

南坡一室小如舟,都敛尽、山林清致。

竹帘半卷,柴门不闭。好个暮春天气。

长安多少晓鸡声,管不到、江南春睡。

(0)

更漏子.乐道

去年禾,今岁麦。陆地如云充塞。丰稔世,太平年。

黎民各坦然。众心安,闲客易。到处逍遥无事。

昏告宿,馁求餐。坊村没阻颜。

(0)

过京口

瓜洲正对西津渡,金山焦山江水中。

过客放船忌险阻,何人击楫问英雄?

白云渺渺生秋树,黄叶萧萧落晚风。

铁瓮城头一登眺,天南天北思无穷。

(0)

江月楼

永嘉城郭如斗样,魁峰兰若倚青霄。

江空月色上楼白,风挟海声连地摇。

高僧居此兴不浅,閒客登临思亦饶。

我欲与君飞舞去,更呼仙子共吹箫。

(0)

长芦舟中夜坐

故国五千里,孤帆四十程。

客怀偏浩荡,乡梦不分明。

万折河流曲,三更斗柄横。

不眠方晏坐,野寺又钟声。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