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共力诗书学,万里相期将相科。
白屋自知难掩抑,青山聊得慰蹉跎。
宠荣未有如君早,衰病争加若我何。
灯下无人知此意,独鸣寒剑一悲歌。
十年共力诗书学,万里相期将相科。
白屋自知难掩抑,青山聊得慰蹉跎。
宠荣未有如君早,衰病争加若我何。
灯下无人知此意,独鸣寒剑一悲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的《喜文渊登第因寄二篇(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友人彭文渊高中科举的喜悦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无奈和自我安慰。
首联“十年共力诗书学,万里相期将相科”表达了两人共同学习诗书,怀揣着在万里之外的科举考试中取得高官厚禄的梦想。这种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理想追求,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颔联“白屋自知难掩抑,青山聊得慰蹉跎”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境遇。白屋象征着贫寒之家,诗人自知出身低微,难以掩饰自己的身份,但面对岁月的流逝和仕途的挫折,他只能以青山为伴,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颈联“宠荣未有如君早,衰病争加若我何”对比了自己与友人的不同命运。彭文渊早早地获得了荣耀与成功,而自己却饱受衰病之苦。这一对比不仅加深了对友情的珍惜,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不甘。
尾联“灯下无人知此意,独鸣寒剑一悲歌”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寒剑,唱出了一曲悲歌。这里的“寒剑”既是物理上的剑,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痛苦的象征。无人理解他的心声,只有寒剑共鸣,这不仅是对友人成功的羡慕,更是对自己命运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
作相开黄阁,为郎奏赤墀。
君臣道合体,父子贵同时。
国以推贤答,家无内举疑。
凤池真水镜,兰省得华滋。
未睹风流日,先闻新赋诗。
江山清谢朓,花木媚丘迟。
吏部来何暮,王言念在兹。
丹青无不可,霖雨亦相期。
昔我投荒处,孤烟望岛夷。
群鸥终日狎,落叶数年悲。
渔父留歌咏,江妃入兴词。
今将献知己,相感勿吾欺。
五谏留中禁,双旌辍上才。
内臣持凤诏,天厩锡龙媒。
宴语暌兰室,辉荣亚柏台。
怀黄宜命服,举白叹离杯。
景霁山川迥,风清雾露开。
辰溪分浩淼,僰道接萦回。
胜理环中得,殊琛徼外来。
行看旬岁诏,传庆在公台。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蹋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