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好风景,仙家足芳菲。
地殊兰亭会,人似山阴归。
丹灶缀珠掩,白云岩径微。
真宫集女士,虚室涵春辉。
拘限心杳杳,欢言望依依。
滞兹文墨职,坐与琴觞违。
丽曲涤烦虚,幽缄发清机。
支颐一吟想,恨不双翻飞。
上巳好风景,仙家足芳菲。
地殊兰亭会,人似山阴归。
丹灶缀珠掩,白云岩径微。
真宫集女士,虚室涵春辉。
拘限心杳杳,欢言望依依。
滞兹文墨职,坐与琴觞违。
丽曲涤烦虚,幽缄发清机。
支颐一吟想,恨不双翻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仙家兰亭的宴会,诗人通过对风景和集会情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意境高远的美好画面。
"上巳好风景"一句,直接点出了时节与自然之美,"仙家足芳菲"则暗示了这场宴会的非凡性质。随后的"地殊兰亭会,人似山阴归"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超然于世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那种高洁环境的向往。
接下来的"丹灶缀珠掩,白云岩径微"则是对仙家宴会场景的具体描绘。这里的"丹灶"指的是红色的灯火,与"珠掩"相映衬,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华丽的氛围。而"白云岩径微"则是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和表达。
"真宫集女士,虚室涵春辉"一句中,"真宫"可能指的是仙家之宫,而"集女士"则暗示了宴会上的女性仙者。"虚室"可能是对那份清净、空灵的空间状态的描写,而"涵春辉"则让人联想到一种春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室内的温馨与明媚。
诗人的情感随着宴会的进行而展开,他的心境如同"拘限心杳杳"所述,似乎有些许不舍和牵挂。而"欢言望依依"则是对那份难得的美好时光和深情相聚的留恋。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与这仙界宴会之间的差距,如"滞兹文墨职"所示,他似乎感到自己的文学工作与那仙家宴会相去甚远,而"坐与琴觞违"则表达了他对于音乐和酒宴的渴望,却又无法完全投入其中。
在接下来的"丽曲涤烦虚,幽缄发清机"中,诗人似乎在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与净化。"支颐一吟想"则显示了他对那份仙界生活的向往,而"恨不双翻飞"则是对无法完全融入其中的遗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家宴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美好境界的情感流露。
千峰映碧湘,真叟此中藏,饭不著石吃,眉应似发长。
枫梩搘酒瓮,鸐风落琴床。
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万里莓苔地,不见驱驰踪。
唯开文字窗,时写日月容。
竹韵漫萧屑,草花徒织茸。
披霜入众木,独自识青松
萧寺吟双竹,秋醪荐二螯。
破尘归骑速,横日雁行高。
烂肠五斗对狱吏,白发千丈渥沧浪。
却来献纳云台表,小山桂枝不相忘。
百遇毒而成医,九折臂而信道。
慈子而长人之幼,爱亲而寿人之老。
盖尝饮长桑之丸,而得耆域之草。
此天地之仁气也,而席子以游方之内。
知万化之如今,忘一世之遗我。
临流渥足,脱帽箕坐。
寄槁竹以孤唳,哂秋叶之惊堕。
此天地之义气也,而席子以游方之外。
观壑若陵,对卿若兵。
客或箴之曰:俯仰之间,祸之橐也。
虎不可暴,河不可乘。
席子笑而应之曰:此天地之强阳气也,谁能以久生於是方。
嘘竹莩,致膜眼。
吟弄风月,使客忘返。
吾但怪其多能不穷,不知去方朔之近远。
病来孤负鸬鹚杓,禅板蒲团入眼中。
浪说闲居爱重九,黄花应笑白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