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
《临江仙》全文
清 / 张尔田   形式: 词

一自中原鼙鼓后,繁华转眼都收。

石城艇子为谁留。乌衣寻废巷,白鹭认空洲。

万事惊心悲故国,青山落日潮头。

此身行逐水东流。除非春梦里,重见旧皇州。

(0)
鉴赏

这首《临江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张尔田所作,描绘了战乱之后繁华消逝的景象,以及对故国的深深怀念。

“一自中原鼙鼓后”,开篇即点明了背景——中原地区战乱频仍,暗示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繁华转眼都收”,紧随其后,表达了在战乱中,往日的繁华景象瞬间消失殆尽,突显出战争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巨大破坏。

“石城艇子为谁留”一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历史变迁之中。石城中的小艇,原本是人们日常出行的工具,但在战乱之后,却显得无处可归,无人问津,象征着战乱中人们的无助与迷茫。

“乌衣寻废巷,白鹭认空洲”,进一步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乌衣巷、白鹭洲,原本是充满生机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废墟和荒岛,乌衣鸟儿寻找旧居,白鹭辨识空洲,这些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乱后自然环境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状态的丧失。

“万事惊心悲故国,青山落日潮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当前时局的忧虑。青山、落日、潮头,构成了一幅壮丽而凄美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也暗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此身行逐水东流”,诗人以流水自喻,表达了自己如同流水一般,无法阻挡地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暗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难以自主。

“除非春梦里,重见旧皇州”,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只有在梦境中才能见到昔日繁华的皇州,寄托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后社会的凋敝景象,以及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稳定的强烈渴望。

作者介绍

张尔田
朝代:清

张尔田(1874年—1945年),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杭县(今浙江杭州)人。近代历史学家、词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张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诗集》、《泰州保卫记》。辛亥革命后闲居。1914年清史馆成立,参与撰写《清史稿》,主撰乐志,前后达七年。1915年曾应沈曾植邀请,参加编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学、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中国史和文学教授。最后在燕京大学哈佛学社研究部工作,为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猜你喜欢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结构非华宇,登临似古原。

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

避暑依南庑,追凉在北轩。

烟霞霄外静,草露月中繁。

鹊绕惊还止,虫吟思不喧。

怀君欲有赠,宿昔贵忘言。

(0)

留题胡参卿秀才幽居

竹荫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

扣门时有栖禅客,洒酒多招采药翁。

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

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0)

秋日登润州城楼

虚楼一望极封疆,积雨晴来野景长。

水接海门铺远色,稻连京口发秋香。

鸣蝉历历空相续,归鸟翩翩自著行。

吟罢倚栏深有思,清风留我到斜阳。

(0)

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

官况萧条在水村,吏归无事好论文。

枕欹独听残春雨,梦去空寻五老云。

竹径每怜和藓步,禽声偏爱隔花闻。

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

(0)

书情寄诗友

默默谁知我,裴回野水边。

诗情长若旧,吾事更无先。

芳草人稀地,残阳雁过天。

静思吟友外,此意复谁怜。

(0)

对竹

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

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