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
《诗》全文
魏晋 / 嵇康   形式: 古风

□□鸟群嬉。感寤长怀。能不永思。永思伊何。

思齐大仪。凌云轻迈。托身灵螭。遥集玄圃。

释辔华池。华木夜光。沙棠离离。俯漱神泉。

仰叽琼枝。栖心浩素。终始不亏。

(0)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嵇康创作的,属魏晋时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首句“□□鸟群嬉”展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生机勃勃,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这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画面。紧接着,“感寤长怀”表达了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引发深远的怀念和思索。

“能不永思”则是对这种怀念之情不能自已的表达,诗人无法摆脱心中的这份思念。随后,“永思伊何”进一步探究这种长久的思念所缘何处,是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深刻追问。

“思齐大仪”中,“大仪”可能指的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或者是自然界的大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高贵和宏大的景象或精神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凌云轻迈。托身灵螭。遥集玄圃。”则描述了诗人想要超越现实世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飞扬。在这里,“灵螭”可能是指神秘而又美好的存在,而“玄圃”则象征着一个纯净和宁静的所在。

“释辔华池。华木夜光。”继续描绘了诗人想要到达的一个理想之地,这个地方有着美丽的水池(华池)以及在夜晚发光的树木(华木),体现了一种超自然的美好景象。

“沙棠离离。俯漱神泉。”这里的“沙棠”可能是指一种开满花朵的景致,而“神泉”则是一种具有灵性和清澈的水源,诗人向着它俯首漱洗,显示出对自然之美和纯净的崇拜。

最后,“仰叽琼枝。栖心浩素。”中,“琼枝”可能是指一种精致美丽的树枝,而“浩素”则象征着广阔无垠的精神世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心灵的安顿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自由之追求。这不仅是对外界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我超越和寻找。

作者介绍
嵇康

嵇康
朝代:魏晋   字:叔夜   籍贯: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

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猜你喜欢

书院

雨久藏书蠹,风高老屋斜。

邻居尽金碧,一一梵王家。

(0)

和袁陟节推龙兴寺芍药

广陵芍药真奇差,名与洛花相上天。

洛花年来品格卑,所在随人趁高价。

接头著处骋新妍,轻去本根无顾藉。

不论姚花与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

广陵之花性绝高,得地不移归造化。

大豪人力或强迁,费尽雍培无艳冶。

东君固是花之主,千苞万萼从荣谢。

似矫东君泛爱心,枉杀春风不肯嫁。

遂令天下走香名,髣髴丹青竞誇诧。

以此扬花较洛花,自合扬花推定霸。

其间绝色可粗陈,天工著意诚堪讶。

仙家冠子镂红云,金线妆治无匹亚。

旋心体弱不胜枝,宝髻攲斜犹堕马。

冰雪肌肤一缬斑,新试守宫明似赭。

双头两两最多情,象物更呈鞍面窊。

楼子亭亭欠姿媚,特有怪状堪图写。

见者方知画不真,未见直疑传者诈。

前贤大欲巧赋咏,片言未出心先怕。

天上人间少其比,不似馀芳资假借。

我来淮海涉三春,三访龙兴旧僧舍。

问得龙兴好事僧,每岁看承不敢暇。

后园栽植虽甚蕃,及见花成由取舍。

出群标致必惊人,方徙矮坛临大厦。

客来只见轩槛前,国艳天姿相照射。

因知灵种本自然,须凭精识能陶冶。

君子果有育材心,请视维扬种花者。

(0)

句·其二

大洋海底红尘起,须弥顶上水横流。

(0)

宣赐锦袍设上赠诸郡客

十月芙蓉花满枝,天庭驿骑赐寒衣。

将同玉蝶侵肌冷,也遣金鹏遍体飞。

夜卧始知多忝窃,昼行方觉转光辉。

深冬若得朝丹阙,太华峰前衣锦归。

(0)

晚次湘源县

烟郭遥闻向晚鸡,水平舟静浪声齐。

高林带雨杨梅熟,曲岸笼云谢豹啼。

二女庙荒汀树老,九疑山碧楚天低。

湘南自古多离怨,莫动哀吟易惨悽。

(0)

二月二十八日偕龚梓材邑宰游白云洞在东阳城西十里

平生雅有看山癖,为访名山遍纵迹。

此邦山势倍巍峨,双岘八华翠环积。

甑峰之阴深复深,有洞瓮然云滃白。

我来春雨初霁时,溪水潺潺乱郊陌。

山隈曲径画图开,正奋足力忘休息。

忽惊两岫排碧空,擘破玉龙五千尺。

喷雪霏雾逞奇诡,倒海奔涛自雄特。

白日浑讶风雨来,当头幻作金铁掷。

清盈贮成琼玉盆,玲珑长挂珠玑壁。

观水须穷水之源,彳亍峰峦奋杖策。

绝顶山势复嶙峋,脚底鸣涛走霹雳。

飞瀑竟接石乳泉,一窍晶莹通地脉。

偶然松火试石铫,虎跑惠泉不能敌。

我闻有宋多隐逸,手把渔竿谢徵辟。

又闻明季张太傅,凿半月池藉游适。

遂初洗得此心清,尚志奚为万乘易。

况是先儒读书处,佳话堪镌一片石。

君子所重去故乡,理学文章炳今昔。

何幸先达竟萃此,景行高山两树得。

客言胜地不虚来,供奉瓣香藉亲炙。

否则雅事续东园,终古名区开讲席。

桃花半坞蒸霞红,松老千株映岚碧。

年年佳气满山林,涵碧翠微见颜色。

我是金华后世人,已惭名氏食旧德。

襆被来此或夙缘,愿诛衡茅处山侧。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