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发极清旷,夕眺俄幽亘。
沙迷归浣踪,叶积返樵径。
白水寒较明,昏雾薄将凝。
动摇虚舟赏,超越沧洲兴。
同调闲岩岑,秦越罕投赠。
长歌阕以再,倾耳谁与应。
殊悲生事薄,聊觉野情胜。
中宵风鹳声,凄萧弥孤听。
旦发极清旷,夕眺俄幽亘。
沙迷归浣踪,叶积返樵径。
白水寒较明,昏雾薄将凝。
动摇虚舟赏,超越沧洲兴。
同调闲岩岑,秦越罕投赠。
长歌阕以再,倾耳谁与应。
殊悲生事薄,聊觉野情胜。
中宵风鹳声,凄萧弥孤听。
这首《舟中咏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水上的独特心境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诗开篇“旦发极清旷,夕眺俄幽亘”,以晨起出发时的开阔景象与傍晚眺望时的深远幽静形成对比,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自然之美。接着,“沙迷归浣踪,叶积返樵径”描绘了沙滩上归途难寻的痕迹与落叶覆盖的小路,暗示了人生的迷茫与回归之路的不易。
“白水寒较明,昏雾薄将凝”两句,通过水色与雾气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同时也预示着夜晚的临近。接下来,“动摇虚舟赏,超越沧洲兴”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舟中,却能超越世俗,欣赏到更为广阔的心境与自由之感。
“同调闲岩岑,秦越罕投赠”一句,点明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少有俗世的纷扰与馈赠,强调了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长歌阕以再,倾耳谁与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而“殊悲生事薄,聊觉野情胜”则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对自然情感的向往。诗的结尾“中宵风鹳声,凄萧弥孤听”以深夜风中鹳鸟的哀鸣,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舟中咏怀》通过对舟行水上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赞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旧病诗狂与酒狂,新来泉石又膏肓。
不医则是医还是,更问无方定有方。
忠襄先生有贤甥,卢溪先生有贤孙。
只今二十能缀文,超然下笔如有神。
忠襄大节争日月,卢溪清风敌霜雪。
两家不是无家法,何须外人问衣钵。
老夫卧病南溪旁,芙蓉红尽菊半黄。
子求问讯维摩诘,分似家风一辨香。
百花亭下花如海,子厚宅前溪似油。
幕下风流法曹掾,坐窗犹未作遨头。
新样西风较劣些,重阳还放海棠花。
春红更把秋霜洗,且道精神佳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