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驾浪,只履西归。
求支那之法器,付屈眴之田衣。
度九年之缄默,印二祖之灵知。
海犀酣月而晕,寒乌带雪而飞。
机前自得兮顶目四照,迷里相逢兮鼻头下垂。
水著秋清兮湖光湛湛,山衔落日兮云锦辉辉。
长芦驾浪,只履西归。
求支那之法器,付屈眴之田衣。
度九年之缄默,印二祖之灵知。
海犀酣月而晕,寒乌带雪而飞。
机前自得兮顶目四照,迷里相逢兮鼻头下垂。
水著秋清兮湖光湛湛,山衔落日兮云锦辉辉。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吴兴辩长老以达磨画像请赞》。诗中描绘了一位僧人长途跋涉,从东方(长芦)来到西方寻求佛法,带着达摩大师的画像,意在传承禅宗智慧。他经历了九年的沉默修行,如同达摩二祖般深邃洞悉佛法。画面中的景象生动,如海犀在月下醉酒,寒鸦带雪飞翔,体现了禅定与自然的和谐。
诗人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如“机前自得”象征领悟佛法的喜悦,“顶目四照”形容洞察力强,“迷里相逢”则暗示佛法的神秘相遇,“鼻头下垂”可能象征心境的平静。最后两句描绘了秋天湖面的清澈和落日映照下的山峦云彩,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赞美辩长老的求法之旅和禅修体验,表达了对佛法精深与自然美景的融合的赞叹,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水落塘枯鱼卧陆,小儿抱取不濡足。
昂藏赤鲩亦垂头,背负玄鳞三十六。
家人涤砧不辞劳,云有素书金错刀。
嗟予赎放岂徼福,忍把汝命供吾饕。
如今已脱张胡子,好上龙门饮湖水。
不然崛起载飞仙,切莫颠狂称长史。
海山之湫龙所宫,溅瀑下赴声琤琮。
碧矑大士何许主,爱此匹练飞冥濛。
偶然宴坐百千劫,神力悲愿俱无穷。
向来火云挟日走,沙煎日烂千山童。
陆浑风高煽热属,泾川草肥閒雨工。
万口嗷嗷叫此士,炉燎未吐诚先通。
暮尘捲地羊角暗,朝霞横天鱼尾红。
商羊摩霄鸢起舞,居然一澍歌年丰。
人言佛陀入三昧,断取世界如旋蓬。
指麾释梵骏奔走,况尔风伯并雷公。
风骚老将亦赞喜,笔阵独扫诗坛空。
嗟余啸咏不释手,一曲何啻歌三终。
佳节登临始此回,聊从晻霭望蓬莱。
水分江北渡头去,风自海东潮外来。
太白天寒犹带雪,十洲池暖已浮醅。
一尊往酹发船鼓,我亦归帆相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