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名山李著作》
《寄名山李著作》全文
宋 / 范祖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剑外虽云远,名山信日闻。

漏天常泄雨,蒙顶半藏云。

万里飞凫舄,三年隐豹文。

茗芽春后好,应许故人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íngshānzhùzuò
sòng / fàn

jiànwàisuīyúnyuǎnwàishānxìnwén

lòutiānchángxièméngdǐngbàncángyún

wànfēisānniányǐnbàowén

míngchūnhòuhǎoyìngrénfēn

注释
剑外:指剑门关之外的地方。
名山:著名的山脉,如峨眉山、蒙顶山等。
信:确实,的确。
闻:听到。
漏天:形容天空如漏斗般下雨。
蒙顶:地名,四川蒙顶山,以产茶著名。
半藏云:云雾缭绕,遮住了一半山峰。
凫舄:古代隐士所穿的草鞋,象征隐居生活。
隐豹文:比喻隐士的服饰,可能指豹皮纹路的衣服。
茗芽:新茶的嫩芽。
故人:老朋友。
翻译
虽然剑门外的地方看似遥远,但名山的名声每天都能听到。
天空常常漏水般洒下雨水,蒙顶山一半被云雾遮掩。
我像大雁飞越万里,穿着隐士的鞋子,三年来身披豹纹衣。
春天过后的新茶芽最好,应该允许老朋友分享一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的范祖禹所作,题为《寄名山李著作》。诗人以剑门外的远方为背景,表达了对名山李著作的深深思念。"剑外虽云远"一句,描绘了距离遥远,但诗人的心却向往着名山所在之地。"名山信日闻"则暗示了李著作在名山中的声誉和影响力。

接下来的两句"漏天常泄雨,蒙顶半藏云",通过描绘名山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其神秘而幽深的氛围,雨水不断,云雾缭绕,仿佛是李著作高洁品格的象征。

"万里飞凫舄,三年隐豹文"运用了比喻,将李著作的行踪比作飞翔的野鸭之足,隐居生活如同豹子身上的斑纹,暗示其远离尘世,追求高洁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茗芽春后好,应许故人分",诗人表达了对春茶的赞美,并期待能与李著作分享这美好的事物,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共同爱好的共鸣。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名山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以及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范祖禹

范祖禹
朝代:宋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舟航

蓬窗夜雨短长梦,啼鸟唤人新旧愁。

万里论文一樽酒,醉和明月上扁舟。

(0)

满江红·其十七

月露晶英,融结做、秦宫块砾。

长殿后、一年芳事,十分秋色。

织女机边云锦烂,天台赋里晴霞赤。

恍女仙、空际驾翔鸾,来游息。装束晚,飘零急。

今不乐,空追惜。欠红牙按舞,朱弦调瑟。

岂是时无花鸟使,是他自择风霜国。

任落英、狼藉委苍苔,稀行迹。

(0)

沁园春·其四答九华叶贤良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0)

秦始皇

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

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

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

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

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

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

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0)

和夷齐西山歌·其二

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北方之人兮,为吾是非矣。

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凤不至兮,德之衰矣。

(0)

二月二日游洛源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