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沁园春》其四,回答九华叶贤良。诗中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的英武形象和他对往昔战绩的怀念,以及对于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一句,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英武与力量。阴符可能是用来指挥军队的信物,硬弓和百斤重的宝刀则代表着强大的战斗力。
"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一段,形容的是人物乘骑的英俊姿态,玉花骢是良马的代称,鸣鞭和电抹则表现了战场上的激烈气氛,而乌丝阑展、醉墨龙跳,则是对马匹奔跑时的动态美描绘。
"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一句,通过人物的外貌特征和其豪迈不羁的性格,以及他们谈笑之间便能决断军事的能力,展现了英雄们的非凡气度。
"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当年目视云霄"一段,是对过去战功的回忆,缨系粤和草檄征辽可能指的是曾经参与过的某些军事行动,当年目视云霄,则是表现了那时的心怀壮志。
"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一段,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感慨,以及对于年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无奈。凄凉今折腰,是对当前境况的感叹;怅燕然未勒,是指心中的豪情壮志尚未得到施展;南归草草,则可能是对往昔战场的回忆,长安不见、北望迢迢,是诗人对于失去的美好时光和远方故土的怀念。
"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一段,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渐老、壮志未酬的感慨。磊块可能比喻心中的憾事和不甘;歌罢犹须著酒浇,是用酒来消愁;帽边鬓改,镜里颜凋,则是直接描写了时间对人生的侵蚀。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外貌、气质、往昔战绩的回忆,以及对于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