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堤边去采莲,柳枝低拂采莲船。
分付儿童休浪折,留待郎来作马鞭。
杨柳堤边去采莲,柳枝低拂采莲船。
分付儿童休浪折,留待郎来作马鞭。
这首《竹枝词(其三)》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莲图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采莲时节的自然美景与人物活动。
首句“杨柳堤边去采莲”,以“杨柳”点明地点,暗示了采莲的环境——在杨柳依依的河堤旁,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柳枝低拂采莲船”,进一步渲染了氛围,柳枝轻柔地触碰着采莲的小舟,仿佛在为采莲人伴奏,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
“分付儿童休浪折,留待郎来作马鞭。”这两句则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浪漫色彩。诗人提醒孩子们不要随意折断柳枝,因为这些柳枝将被用来作为等待情人的马鞭,寄托了对爱情的期待和美好祝愿。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情感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浪漫情怀。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通过简单的场景描绘,传达出浓厚的情感和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的深刻感悟。
太液波澄,向鉴中照影,芙蓉同蒂。
千柄绿荷深,并丹脸争媚。
天心眷临圣日,殿宇分明敞嘉瑞。弄香嗅蕊。
愿君王,寿与南山齐比。
池边屡回翠辇,拥群仙醉赏,凭栏凝思。
萼绿揽飞琼,共波上游戏。
西风又看露下,更结双双新莲子。斗妆竞美。
问鸳鸯、向谁留意。
春偏丽,偏丽两溪湄。三农喜趋事,万物欣逢时。
伊吾土之洵乐,勤?亩之东作。
弥陇麦之旷望,遍水田之疏瀹。
抽新绿之桑麻,换柔青之林薄。
林薄初迁莺,郊原膏泽晴。
园花张锦烂,堤柳弄丝轻。
落梅吹香尽,芳草连天生。
游人自适意,客子偏伤情。
韶华忽云暮,檐楹乱飞絮。
南浦绿波澜,秀野深烟雾。
鱼肥隐钓舟,沙煖多翘鹭。
红残少踏青,日落喧竞渡。
翩翩来去燕,芳洲衔泥便。
弱羽度高城,斜拂微和扇。
物态皆光辉,凭高自忘归。
轻雷送夜雨,江色含朝晖。
俗厚异观洧,服成思浴沂。
所幸疠不作,但愿年无饥。
宽书已屡下,宣布关深机。
《续八咏·其五迟日春偏丽》【宋·唐仲友】春偏丽,偏丽两溪湄。三农喜趋事,万物欣逢时。伊吾土之洵乐,勤?亩之东作。弥陇麦之旷望,遍水田之疏瀹。抽新绿之桑麻,换柔青之林薄。林薄初迁莺,郊原膏泽晴。园花张锦烂,堤柳弄丝轻。落梅吹香尽,芳草连天生。游人自适意,客子偏伤情。韶华忽云暮,檐楹乱飞絮。南浦绿波澜,秀野深烟雾。鱼肥隐钓舟,沙煖多翘鹭。红残少踏青,日落喧竞渡。翩翩来去燕,芳洲衔泥便。弱羽度高城,斜拂微和扇。物态皆光辉,凭高自忘归。轻雷送夜雨,江色含朝晖。俗厚异观洧,服成思浴沂。所幸疠不作,但愿年无饥。宽书已屡下,宣布关深机。
https://shici.929r.com/shici/dDK72.html
鼠山山下鼠山潭,名字常因艇子谈。
几欲赋诗收拾汝,技穷如我莫多贪。
羽人窟宅压沧溟,昆崙阆风天墉城。
紫兰绛节跨彩凤,殷勤传命邀同盟。
七月七日凉秋霁,千官锵佩森幢卫。
王母云车九色龙,上元霜袍三角髻。
刘彻屏息迎两仙,兜香涂门高馥天。
星裳黼衮自酬酢,方朔窥窗不敢前。
金浆玉醴濯凡腹,红颗绚饤蟠桃熟。
宴酣乐奏瑶池音,琅璈子登笛双成。
乞怜请药承华殿,教戒丁宁先自反。
三尸欲脱毋淫乱,五性尽舍更勤俭。
各出数语针膏肓,此是长生度世方。
彻心未悟益猖狂,万八千里周遐荒。
少翁栾大诛相继,海上何日无方士。
五柞宫中梦断时,铜盘玉露胡为不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