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严冬眼自骄,嵯峨一树倚山腰。
偏怜塞上将军笛,不负高楼玉女箫。
霜色欲销逋客鬓,雪花全染逐臣貂。
曾闻处士惭封禅,犹向江皋共寂寥。
每到严冬眼自骄,嵯峨一树倚山腰。
偏怜塞上将军笛,不负高楼玉女箫。
霜色欲销逋客鬓,雪花全染逐臣貂。
曾闻处士惭封禅,犹向江皋共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诗人通过“每到严冬眼自骄”,表达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傲骨精神。接着,“嵯峨一树倚山腰”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独立于山间的姿态,展现出其高洁脱俗的气质。
“偏怜塞上将军笛,不负高楼玉女箫”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与音乐相联系,暗示梅花不仅在自然中绽放,也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悠扬的旋律,成为心灵的慰藉。这里“将军笛”和“玉女箫”分别代表了雄壮与柔美的音乐,象征着梅花所蕴含的多样情感与意境。
“霜色欲销逋客鬓,雪花全染逐臣貂”则进一步深化了梅花与人的关联,通过霜雪的比喻,展现了梅花与那些被贬谪或流离失所的人们之间的共鸣。霜雪不仅让梅花显得更加洁白无瑕,也映照出那些在外漂泊之人的沧桑与坚韧。
最后,“曾闻处士惭封禅,犹向江皋共寂寥”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对封禅(帝王祭祀天地)的谦逊态度,以及对远离尘嚣、静谧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品格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里的“处士”指的是隐居的贤士,他们往往对权力和名利持淡然态度,更倾向于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在严冬中的表现,以及它与人类情感、历史文化的深刻联系,展现了梅花作为自然界与人文精神交汇点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轩如画舸。载笛床茗碗,终朝閒卧。
斗酒生涯,挑笋年光,恰值浓春刚过。
菖蒲笺好慵吟写,说不尽、心情难妥。
似绿窗、一种娇态,懒对盘龙梳裹。
闻说浙中老辈,丁仪共曹植,也客江左。
小瓮鹅黄,小袖云蓝,笑口思量同破。
空园寂寂谁传信,且闷倚、赤阑桥坐。
正水边、飏起微风,满院绣毬花堕。
虞山山拂水,风倒捲、吼帘泉。
想红豆村庄,绛云楼阁,翰墨流传。
风流后来谁继,有天都、逋客汉张骞。
水槛斜欹垞北,晴轩正面湖前。王维今日画中禅。
说尔最豪贤。羡坊号光和,里名通德,台曰超然。
行年。只今四十,已手摩、铜狄叹桑田。
侠骨毬场酒舍,閒身茶灶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