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愤·其二》
《书愤·其二》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伤心鹞鲜久相持,败类谁吟芮伯诗。

妖鸟有声愁滴血,角端无语警还师。

不妨残局支青骨,但痛神州化赤眉。

千古强梁遗辙在,滔天自孽岂能追。

(0)
鉴赏

这首诗《书愤(其二)》由陈曾寿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以深沉的情感和强烈的批判精神,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伤心鹞鲜久相持,败类谁吟芮伯诗”,开篇即以“鹞”与“败类”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历史上的不义之战,以及那些背叛国家、危害民族的恶行。芮伯诗,这里借指古代忠臣良将的英勇事迹,反衬出败类的卑劣行径,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正义的呼唤。

颔联“妖鸟有声愁滴血,角端无语警还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妖鸟象征着邪恶势力,它们发出哀鸣,仿佛滴血般悲惨,而角端作为守护和平的神兽,却沉默不语,警示着战争的残酷与无辜生命的牺牲。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破坏。

颈联“不妨残局支青骨,但痛神州化赤眉”,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无奈与痛心。即使在战争的残局中,也有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然而,神州大地却因战乱而变得满目疮痍,这句“化赤眉”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尾联“千古强梁遗辙在,滔天自孽岂能追”,诗人回顾历史,指出那些曾经强盛一时的国家或政权,最终都留下了失败的痕迹,无法挽回。这里的“滔天自孽”既指历史上的罪行,也暗含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反思,强调了历史教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应重蹈覆辙。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刘景仁自雷州别二亲还永丰过白沙赠之

何处寒笳动晓风,江门别舸太匆匆。

半肩不是雷阳物,何得雷阳在梦中。

(0)

送扇与万松庵

山中团扇织朱藤,小把还誇入手轻。

见说高斋蚊嘴赤,夜深来扑老先生。

(0)

赠罗梁还程乡·其二

飞出一帆何处风,道人眠处玉台东。

春光一路相随去,朝雨渡头花欲红。

(0)

怀胡大参希仁·其二

先生齿发今如何,我发秋来白又多。

若与先生论出处,江门只好听渔歌。

(0)

周侍御文化将访白沙阻风江上连日以诗迓之·其一

长风不打画船回,更为山灵扫玉台。

走马城中具茶果,青天白日绣衣来。

(0)

麦秀夫于城南小渚中累土结茅居之容一之马伯干取酒共醉桃花下各赋诗为乐秀夫谒余同作附其韵·其二

川练萦纡岛上花,世间遥望出城霞。

仙源不比函关路,老子来时坐一槎。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