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天风起暮笳,笙歌催客咽流霞。
亦知阃内非宣武,布帽何须落仲嘉。
谷口天风起暮笳,笙歌催客咽流霞。
亦知阃内非宣武,布帽何须落仲嘉。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山谷中吹起了凉爽的山风,与远处传来的悠扬笳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耳边是笙歌的旋律,眼前是美酒流霞般的景色,却因心中有所思而感到一丝愁绪。
“亦知阃内非宣武”,这里的“阃内”指的是家中,暗示诗人虽然明白自己并非在战场,但内心依然有着对权力和战斗的渴望或向往。“布帽何须落仲嘉”,则以一个生动的细节,即“布帽落”,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失落或无奈。这里借用了古代典故,以增加诗意的丰富性和历史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某种理想或追求的失落。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明代理诗人的艺术风格。
去年中秋端正月,照我沾襟万条血。
姮娥留笑待今年,净洗金觥对银阙。
高唐妒妇心不闲,招得封姨同作难。
岂惟恨满月宫里,肠断西山吴綵鸾。
却疑周生怀月去,待到三更黑如故。
人间今乏赵知微,无复清游继天柱。
南枝乌鹊不敢哗,倚杖三叹风枝斜。
明年强健更相约,会见林间金背蟆。
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
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
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
明年又何处,高树莫啼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