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不见月》
《中秋不见月》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古风

去年中秋端正月,照我沾襟万条血。

姮娥留笑待今年,净洗金觥对银阙。

高唐妒妇心不闲,招得封姨同作难。

岂惟恨满月宫里,肠断西山吴綵鸾。

却疑周生怀月去,待到三更黑如故。

人间今乏赵知微,无复清游继天柱。

南枝乌鹊不敢哗,倚杖三叹风枝斜。

明年强健更相约,会见林间金背蟆。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中秋不见月》,通过对去年中秋月圆之夜与今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期待。首句“去年中秋端正月,照我沾襟万条血”描绘了去年中秋明亮的月亮映照着诗人满含泪水的衣襟,暗示了诗人可能遭遇的不幸或悲痛之事。接下来,“姮娥留笑待今年,净洗金觥对银阙”借嫦娥的意象,表达对团圆的期盼,但又流露出无奈和孤独。

“高唐妒妇心不闲,招得封姨同作难”运用神话典故,暗示环境的复杂和人际关系的紧张。诗人感叹月宫中的嫦娥和人间的妒妇都给他带来了困扰。“岂惟恨满月宫里,肠断西山吴綵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深深的哀伤和思念。

“却疑周生怀月去,待到三更黑如故”借用周公梦娶的故事,表达诗人对月的执着追寻,即使夜深人静,月色依旧,而知音难觅。“人间今乏赵知微,无复清游继天柱”则感慨世事变迁,失去了像赵知微那样能共赏清景的朋友,增添了孤独感。

最后两句“南枝乌鹊不敢哗,倚杖三叹风枝斜”以乌鹊的安静和诗人倚杖长叹的场景,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期待来年身体好转后,能再次与友人相聚赏月,以“明年强健更相约,会见林间金背蟆”寄托希望和对未来团聚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中秋不见月的景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往昔欢乐的怀念,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北游诗二十一首·其二十一还家

十年憔悴一青袍,何事还家尚佩刀。

故国凉风吹燕雀,高城落日下蓬蒿。

空庐抱影无三窟,愁鬓经秋有二毛。

最是生平耽绿酒,陈卿常谪是西曹。

(0)

金陵山寺诗八首·其八祖堂寺

东都门外乱山稠,野寺松筠一径幽。

万壑峰阴连夕照,半林春雨散平畴。

莲花昔涌黄金地,贝叶今藏白玉楼。

见说融师端习懒,也知中散便能留。

(0)

弇山堂与王仲德饮长公有作率尔奉同

行觞促席恐蹉跎,未暇灯前啸也歌。

茂世百船聊尔耳,巨源八斗竟如何。

相当总谓情俱胜,自放元因礼不苛。

试问兕觥飞尽处,较来谁少一筹多。

(0)

同胡侍御饮王生斋中

黄鸟嘤嘤过水滨,柴门犹是杏花新。

布衣不识乘轩贵,骢马能谙陋巷贫。

欲就青山迎谢眺,须留绿酒迟陈遵。

春宵星月辉辉动,醉舞狂歌自主宾。

(0)

过张幼于曲水园因赠二首·其二

不仕人犹贵,逃名事岂赊。

久将忘月露,渐以寄烟霞。

覆瓿无非草,如椽总是花。

五车亲著述,何羡邺侯家。

(0)

越溪庄二首·其一

幽径花如浣,閒门柳更垂。

山边韦氏曲,湖上习家池。

会意禽鱼乐,忘言桃李枝。

兰亭幸无恙,犹似右军时。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