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
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
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
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季的宁静午后,独自一人漫步于幽深的小径上。鸣叫的鸟儿似乎也感到主人不愿打扰自然之美,故而选择了不穿越那片竹林,以免惊扰了清净的氛围和损伤了地面上的翠绿苔藓。这段落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以及对于个人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秋天的景象,而是通过“闭门欹枕听”的动作,传递出一种安静而专注的听觉体验。秋风轻拂,带来了雨般的声响,它穿过窗棂,进入室内,这个细节不仅增添了诗中的意境,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淡远而深长的情愫。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通过对环境的细腻观察,李中展现了一种高洁的个性以及他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
秋风吹我衣,秋水洗我心。
乘风直上葛仙顶,仙家楼阁烟霞深。
蓬莱何曾弱水隔,兜率有天才咫尺。
等闲拍手倚阑干,惊起蛟龙移窟泽。
试剑石老苍苔封,洗药池在丹砂红。
老仙骑鹤去未还,投崖何处寻遗踪。
霏霏濛濛天欲霜,神州万里何茫茫。
昆明水浅劫灰冷,几见东海成田桑。
洞箫吹断月满堂,梦中恍惚侍玉皇。
觉来两袖携天香,是非忧乐俱两忘。
骖骐麟,翳凤凰,得与尔,高翱翔。
仙翁一笑白云上,赠我长房青竹杖。
明朝去向葛溪滨,莫遣风雷惊世人。
四时不皆雪,陆居本非巢。
高人兴寄远,表此一把茅。
吾非二祖可,夜立寒齐腰。
吾非鸟窠师,结庐真树梢。
白日照我心,不以见睍消。
两脚踏实地,风雨无漂摇。
作诗穷益工,寒瘦逼岛郊。
落笔句惊人,不复寻推敲。
客至不问谁,淡若君子交。
直气干霄上,下视鄙斗筲。
富贵顷刻花,谁能等幻泡。
附离如幕燕,自谓漆与胶。
先生阅世熟,兀坐山城坳。
春阳会有时,岂曰终系匏。
锡山寄雄文,凛然竖发毛。
我非敢言诗,为君聊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