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德详大师礼补陀五台》
《德详大师礼补陀五台》全文
宋 / 释月涧   形式: 古风

五台峨峨五云里,补陀峨峨东海底。

大士元不在其中,误赚平人知几几。

江南吴越诸导师,短偈长篇费言语。

老僧有语写不得,一再殷勤奉劝汝。

若论观音与曼殊,尽恒沙界无不是。

灼然端的要见渠,不用千里与万里。

只消著眼未生前,面目堂堂即自己。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月涧所作,名为《德详大师礼补陀五台》。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对佛学的理解与实践。

首先,诗的开头“五台峨峨五云里,补陀峨峨东海底”描绘了五台山和普陀山的壮丽景象,象征着佛教圣地的崇高与神秘。接着,“大士元不在其中,误赚平人知几几”则表达了对盲目崇拜和误解的警示,指出真正的智慧和理解并非仅限于表面的景物或传说之中。

随后,“江南吴越诸导师,短偈长篇费言语”提到江南地区的佛教导师们,通过简短的偈语或长篇的教诲来传播佛法,但“老僧有语写不得,一再殷勤奉劝汝”则强调了直接的体验和领悟的重要性,言辞难以完全传达内心的真谛。

最后,“若论观音与曼殊,尽恒沙界无不是。灼然端的要见渠,不用千里与万里。只消著眼未生前,面目堂堂即自己。”这部分阐述了对观音和文殊菩萨的理解,认为在一切众生心中,这些神圣的存在都是存在的,无需远行千里万里去寻找。真正的领悟来自于内心的觉醒,即在未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佛教的真谛,强调了直接体验和内心觉醒的重要性,是一首富有启发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月涧
朝代:宋

释月涧(一二三一~?),理宗绍定四年生。受经于黄龙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隶籍庆元府天童寺。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由饶州荐福寺首座入住信州鹅湖仁寿寺。继住栖贤妙果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入住饶州荐福寺,于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秋退出,同年十二月再入。未久或即谢世。为南岳下二十一世,西岩了慧禅师法嗣。有《月涧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其中《隐静空岩长老请赞》。 释月涧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四顶山

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

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

游人来至此,愿剃发和须。

(0)

听《华严》诗

法席开广方,缁徒满胜筵。

圣众随云集,天华照日鲜。

座分千叶华,香引六铢烟。

钟声闻有顶,梵响韵无边。

一音宣妙义,七处重弘宣。

唯心明八会,涤虑体三禅。

既悟无生灭,常欣佛现前。

(0)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玉府凌三曜,金坛驻六龙。

綵旒悬倒景,羽盖偃乔松。

玄圃灵芝秀,华池瑞液浓。

谬因沾舜渥,长愿奉尧封。

(0)

细雨弄春阴,馀寒入昼深。

山姿轻薄雾,烟色澹幽林。

鹿践莓苔滑,鱼牵水荇沈。

怀情方未已,清酒漫须斟。

(0)

诗偈·其三十六

一时复一时,步步向前移。

无常有限分,早晚即不知。

古人一交语,预办没贫儿。

闻小须修道,莫待衰老时。

邂逅符到来,赚你更无疑。

劝君不肯听,三涂真可悲。

(0)

诗偈·其二十二

睡来展脚睡,悟理起题诗。

诗中无别意,唯劝破贪痴。

贪瞋痴若尽,便是世尊儿。

无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