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蕲水道中二首·其一》
《蕲水道中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蚕老麦枯田舍忙,谁令四月雨浪浪。

未容乌鸟私遗粒,鸣蚓跳蛙欲满场。

(0)
注释
蚕老:指蚕吐丝结茧后即将老去。
麦枯:麦子已经成熟,快要枯黄。
田舍忙:农民们忙碌于农田收割。
雨浪浪:形容雨势连绵不断。
乌鸟:乌鸦。
私遗粒:私自啄食剩余的谷粒。
鸣蚓跳蛙:蚯蚓鸣叫,青蛙跳跃。
欲满场:好像要填满整个田地。
翻译
蚕儿老去,麦子也干枯了,农人们正忙着收割,四月间却下起了连绵的雨。
还没等乌鸦来啄食剩下的谷粒,蚯蚓和青蛙在田间跳跃,似乎要占据整个场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农村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蚕老麦枯田舍忙”一句,写出了春末时节,蚕已老去,而麦子也因缺水而变得干枯。田间原本应该是收割的繁忙景象,但现在却显得荒凉和忙碌。

“谁令四月雨浪浪”表达了诗人对于连绵不绝的春雨感到困惑,似乎在询问这不断的雨水是由谁所命。四月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过多的雨水却给农业带来了不利。

“未容乌鸟私遗粒”一句,则转向了农事,乌鸟(即乌鸦)在田间觅食,想留下一些谷粒,但尚未得到允许。这里的“未容”有着一种无奈和担忧的情感流露。

最后,“鸣蚓跳蛙欲满场”则描绘出在地湿润的情况下,蚯蚓和青蛙活跃于田间,似乎想要填满整个田野。这一景象虽然生动,但也反映了农作物因连续降雨而受损的现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以及对农业生产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环境变化和农业困境的关切。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余懒日甚不作诗者二年矣閒者二三子以歌咏相乐请题于吾兄遁庵遂以岁月坐成晚命之因事感怀成五章以自遣志之所之不知其言之陋也览者将有取焉·其一

负暄颓檐下,病骨喜新霁。

微风动天宇,木叶陨虚砌。

缅怀平生事,奔走愧非计。

投身田野閒,心迹得少憩。

时荣岂不慕,省躬自当逝。

薇蕨满春山,犹可以终岁。

(0)

鄂馆书怀

萧然孤馆起凄风,半壁青灯照病容。

滴碎秋心窗外雨,敲残晓梦枕边钟。

衡阳雁断三千路,巫峡猿啼十二峰。

不尽关山回首处,暮云叠叠水重重。

(0)

入仙洞山

入山隐隐如闻雷,山鸡角角随人飞。

松风洗我市喧耳,松露洒我青萝衣。

平生结习重幽赏,会景会物情依依。谁能歌紫芝?

我当歌《采薇》,招呼云外青鸾归。

(0)

次韵王继学侍御金陵杂咏十首·其五赏心亭

碌碌从人愧抱关,赏心应共鹤飞还。

孤舟野水东西渡,落日长淮远近山。

神鼓乍喧香雾合,宾筵初散绿阴间。

相思咫尺长相隔,一似河流九曲湾。

(0)

杨执中幼与予同舍自予去乡里一别四十五年矣乍见俱不相识承惠诗二首次韵谢之·其一

勋业双蓬鬓,江湖万里心。

扣舷山月近,攲枕夜涛深。

多士怀东观,何人赋《上林》?

只将弦上趣,《白雪》写遗音。

(0)

如镜师剪竹四竿植为莆桃架其一适活要予赋诗遂作此以塞请云

苍筤剪得出遥林,架就危棚近壁阴。

柔蔓未垂珠落落,短梢先挺碧沈沈。

月明乱影翻秋几,露冷清声入夜琴。

养取间门表孤直,莫教容易俗尘侵。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