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十指痛,唯署点兵符。
贫贱依前在,颠狂一半无。
身惭山友弃,胆赖酒杯扶。
谁道从军乐,年来镊白须。
朝朝十指痛,唯署点兵符。
贫贱依前在,颠狂一半无。
身惭山友弃,胆赖酒杯扶。
谁道从军乐,年来镊白须。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兵的辛酸与无奈,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宝贵。开首“朝朝十指痛”及“唯署点兵符”,可见其长年征战,身心俱疲,手指之痛象征着岁月留下的痕迹与战争带来的创伤。而“贫贱依前在”则透露出老兵回归平凡生活后依旧贫困,没有什么改变,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战争与和平的差异,以及战乱给个人命运带来的影响。
接下来的“颠狂一半无”,则让人感受到老兵内心的迷茫与绝望,精神上的一半空虚,是对荣誉、信仰或是理想的丧失。同时,“身惭山友弃”表达了战场上的生离死别,以及对昔日战友的怀念和自我价值的怀疑。
“胆赖酒杯扶”,则是一个悲凉而沉痛的事实,老兵不得不借助酒精来逃避现实,这种无奈的情形,无异于在说服自己接受这残酷的人生。而“谁道从军乐,年来镊白须”更是对战争的讽刺与反思,从军本应是一种荣耀和乐事,但现实中却是白发蒼苍,这些都是时间带来的无情烙印。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老兵的个人经历,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生的影响,以及个人的悲欢离合。诗中充满着对往昔战火、现实苦难和未来命运的反思与哀叹,是对战争本质的一种深邃批判。
月晕竟无风,亦复无社雨。
俗谚犹不验,况乃古书语。
客子上桐江,清晓发鸣橹。
如何秋令半,犹此苦剧暑。
爬肤垢满爪,汗流如炊煮。
今年夏苦寒,悬知当有许。
二僧昨同舟,斗酒取无所。
竟夕卧复起,饥渴相尔汝。
向背迷星辰,回环莽洲渚。
谁家火独明,浩叹感今古。
仲秋久不雨,残暑气犹郁。
昼梦化飞鸿,青冥脱罗罻。
果有叩门者,嘉招为湔祓。
林下见高人,杯中得佳物。
世故万不平,如利剑一刜。
何况诗家流,谈锋出奇倔。
味同本道合,心敬匪貌屈。
维兹古琳宫,岿然金碧屹。
生云石巑岏,荫日树蓊蔚。
更有竹万竿,风梢互披拂。
黄冠作何行,享此傲簪绂。
吾侪许借景,仙意亦彷佛。
其徒传异书,升空白日歘。
腐儒早知命,灵丹未甘乞。
座间亦有赋,肠枯语言吃。
崖根茗泉深,尚留一再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