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鎞触处眼光差,若个人堪赖克家。
遍地已无椎拂久,匝天空有水云赊。
轻烟漾柳丝难驻,滑雨封坭路觉遐。
珍重黄鹂深树里,逼人心事乱如麻。
金鎞触处眼光差,若个人堪赖克家。
遍地已无椎拂久,匝天空有水云赊。
轻烟漾柳丝难驻,滑雨封坭路觉遐。
珍重黄鹂深树里,逼人心事乱如麻。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交织的景象。首句“金鎞触处眼光差”以金鎞比喻锐利的目光,触处眼光差则暗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周遭环境的深刻感知。接着,“若个人堪赖克家”一句,转而探讨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表达了对能够承担家庭和社会重任之人的期待。
“遍地已无椎拂久,匝天空有水云赊”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空灵的氛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这里的“无椎拂”可能象征着过去事物的消失,而“水云赊”则可能是对未来或未知的期待,或是对某种难以捉摸的情感的比喻。
“轻烟漾柳丝难驻,滑雨封坭路觉遐”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轻烟与柳丝的交融,滑雨与泥土的接触,都充满了生活的细腻与生动。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含了人生的短暂与复杂。
最后,“珍重黄鹂深树里,逼人心事乱如麻”将情感推向高潮。黄鹂的鸣叫在深树中回响,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纷扰的映射。心事如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绪和难以排解的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社会和个人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洞察。
当年二三老,曾醉溪山堂。
至今月露底,草木有馀香。
兴言我良友,六月此追凉。
还同章泉叟,访之以相羊。
夜久清辉寒,水际如雪光。
谁知幽绝处,怀贤正难忘。
扁舟直入南州界,屈曲河流势澎湃。
浩荡银涛气灏漫,渊源不竭通九派。
昔年作客豫章城,弗睹高楼恒介介。
再来胜地续前缘,画栋雕梁称绝快。
子安一赋传古今,俯视群言犹草芥。
西山苍翠无变更,南浦烟云几成败。
凭栏睇视爽凡襟,惹起狂情破游戒。
敏饮醇醪似蔗浆,细览词章如披薤。
寄身天地原宽閒,我独伊何逢险隘。
落霞孤鹜景偏幽,秋水长天恬不怪。
信知造物有化工,能参妙义方无疥。
长啸楼头逸兴豪,得意忘言绝机械。
匡庐有约次游遨,务须了却林泉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