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丹霞诸兄四章时天老人以海幢主者之席见命遣侍僧走辞作此却寄·其三》
《答丹霞诸兄四章时天老人以海幢主者之席见命遣侍僧走辞作此却寄·其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金鎞触处眼光差,若个人堪赖克家。

遍地已无椎拂久,匝天空有水云赊。

轻烟漾柳丝难驻,滑雨封坭路觉遐。

珍重黄鹂深树里,逼人心事乱如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交织的景象。首句“金鎞触处眼光差”以金鎞比喻锐利的目光,触处眼光差则暗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周遭环境的深刻感知。接着,“若个人堪赖克家”一句,转而探讨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表达了对能够承担家庭和社会重任之人的期待。

“遍地已无椎拂久,匝天空有水云赊”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空灵的氛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这里的“无椎拂”可能象征着过去事物的消失,而“水云赊”则可能是对未来或未知的期待,或是对某种难以捉摸的情感的比喻。

“轻烟漾柳丝难驻,滑雨封坭路觉遐”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轻烟与柳丝的交融,滑雨与泥土的接触,都充满了生活的细腻与生动。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含了人生的短暂与复杂。

最后,“珍重黄鹂深树里,逼人心事乱如麻”将情感推向高潮。黄鹂的鸣叫在深树中回响,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纷扰的映射。心事如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绪和难以排解的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社会和个人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洞察。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初七夜半月色皎然忽闻吴山上鹤鸣

雨止结霜华,片月载寒魄。

光芒星自稀,气宇天更碧。

何处孤鹤鸣,声落吴山侧。

坐久神观清,楼高夜方阒。

(0)

溪山堂曾宏甫作徐师川吕居仁曾吉甫王元渤郑顾道晁恭道王起岩吴传朋徐明叔游咏之地

当年二三老,曾醉溪山堂。

至今月露底,草木有馀香。

兴言我良友,六月此追凉。

还同章泉叟,访之以相羊。

夜久清辉寒,水际如雪光。

谁知幽绝处,怀贤正难忘。

(0)

掩关月色满窗宴坐久之

云窗月当午,小醉人未眠。

儿童鼻鼾雷,听息方绵绵。

万籁一以虚,性地开其天。

入林山自深,金涧通瑶泉。

(0)

韩侯钓台

湖水盈盈历古今,我来凭吊识淮阴。

王孙自失三齐志,漂母谁怜一饭心。

封拜不堪仍赤族,交游未可仗黄金。

富春亦有垂纶者,独引高风爽客襟。

(0)

滕王阁怀古和新会马持国韵

扁舟直入南州界,屈曲河流势澎湃。

浩荡银涛气灏漫,渊源不竭通九派。

昔年作客豫章城,弗睹高楼恒介介。

再来胜地续前缘,画栋雕梁称绝快。

子安一赋传古今,俯视群言犹草芥。

西山苍翠无变更,南浦烟云几成败。

凭栏睇视爽凡襟,惹起狂情破游戒。

敏饮醇醪似蔗浆,细览词章如披薤。

寄身天地原宽閒,我独伊何逢险隘。

落霞孤鹜景偏幽,秋水长天恬不怪。

信知造物有化工,能参妙义方无疥。

长啸楼头逸兴豪,得意忘言绝机械。

匡庐有约次游遨,务须了却林泉债。

(0)

雨花台

乱草踏秋碧,斜阳立晚红。

天低昏海雾,江阔渡淮风。

台有馀基壮,碑无旧观丰。

愁人惜倦眼,不敢送归鸿。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