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被众草,炎歊顿消歇。
散步入重关,斜晖薄林樾。
萧然古兰若,幽邃类岩穴。
同心偶相集,论议何锋发。
仰观河汉高,清光流素月。
秋毫粲可数,隐见白玉阙。
徘徊广庭迥,凉飙肃毛骨。
茗饮消渴吻,野蓛错肴核。
有客仅七人,无酒行百罚。
庸僧太俗恶,决去兽惊狘。
眷予坐最深,吴霜点须发。
衰病目偏盲,材涩思枯渴。
多君儒林英,词源浩溟渤。
机锦织流黄,佩玉刻剞劂。
或吟行渐渐,或寐坐兀兀。
人生百年内,流光嗟倏忽。
雄文屹巨碑,富贵等灭没。
始问平泉树,何如首阳蕨。
努力树勋业,毋为事汨汨。
白露被众草,炎歊顿消歇。
散步入重关,斜晖薄林樾。
萧然古兰若,幽邃类岩穴。
同心偶相集,论议何锋发。
仰观河汉高,清光流素月。
秋毫粲可数,隐见白玉阙。
徘徊广庭迥,凉飙肃毛骨。
茗饮消渴吻,野蓛错肴核。
有客仅七人,无酒行百罚。
庸僧太俗恶,决去兽惊狘。
眷予坐最深,吴霜点须发。
衰病目偏盲,材涩思枯渴。
多君儒林英,词源浩溟渤。
机锦织流黄,佩玉刻剞劂。
或吟行渐渐,或寐坐兀兀。
人生百年内,流光嗟倏忽。
雄文屹巨碑,富贵等灭没。
始问平泉树,何如首阳蕨。
努力树勋业,毋为事汨汨。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诗人夜宿福聚兰若(佛教寺庙)的情景。首联“白露被众草,炎歊顿消歇”以白露润泽草木,象征暑气消退,渲染出清凉宁静的氛围。接着,“散步入重关,斜晖薄林樾”写诗人漫步进入深山古寺,夕阳余晖洒在树林间,显得格外幽深。
诗人感叹古寺的萧瑟与深邃,如同岩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讨论热烈而深入。“仰观河汉高,清光流素月”描绘了抬头望见银河清亮,月光如水的景象,寓意着精神层面的净化和提升。接下来,诗人通过“秋毫粲可数,隐见白玉阙”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广庭中,诗人享受茗饮,品味野菜,虽然只有七位宾客且无酒,但气氛热烈,罚酒游戏,驱散庸俗僧人。诗人自谦年老体衰,但仍赞赏朋友才情出众,诗如江海。他们或吟诵或静坐,感叹人生短暂,鼓励彼此要建功立业,不要沉溺于琐事。
最后,诗人以对比收尾,询问友人是否愿意像古代隐士那样坚守清贫,而非追求富贵,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推崇。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西风处士,例一枝团月,咸平印印。
千古诗宗传不绝,至竟被渠道尽。
雪返香魂,霜吹晓怨,肯受东君聘。
罗浮梦转,兔环知是谁孕。
未说烟雨江南,垂垂青子,须要调金鼎。
愁绝西山明秀处,依旧鹤南飞影。
我白君元,君词我和,各自为长庆。
后来桃李,遥遥别是花信。
道醉乡、无边无岸,一尊到彼殊径。
是间转海人知处,尺地不教渠剩。尊亦瘿。
问一斗消酲,一石犹难信。临风小等。
记我友醒狂,相从有意,中路恨羌永。
梅花晚,早已雪堆余鬓。此花宁复风韵。
空寒独倚天为主,天又几时曾定。今为晋。
看秦女山中,绿发垂垂顶。百年一瞬。
叹高卧北窗,闲过五十,无说答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