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草。更昨日、落红如扫。绿阴正似人怀抱。
一声睍睆,春色何曾老。幸自不须人起早。
寂寞如相恼。旧时闻处青门道。
禁烟时候,柳下人家好。
满庭芳草。更昨日、落红如扫。绿阴正似人怀抱。
一声睍睆,春色何曾老。幸自不须人起早。
寂寞如相恼。旧时闻处青门道。
禁烟时候,柳下人家好。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而又易逝的感慨。
“满庭芳草”,开篇即以生机勃勃的画面吸引读者,随后的“更昨日、落红如扫”则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怀。春天的花开花落,总是匆匆,留不住。这也许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易逝的无力感。
而在“绿阴正似人怀抱”一句中,诗人通过将自然景象比作温暖的人类情感,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美好的珍视之意。春天的绿色树荫,就像是人的怀抱一样,可以给人带来安全和舒适。
“一声睍睆,春色何曾老”则是诗人对春天永恒主题的一种追问或感慨。在这里,“一声睍睆”可能指的是某种鸟鸣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诗人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对春光不老的美好愿望。
“幸自不须人起早。寂寞如相恼”,这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在这里,“幸自”意味着一种自在和安然,而“不须人起早”则是对自由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这与后面的“寂寞如相恼”形成对比,前者是内心的平静满足,后者则是一种孤独感或寂寞感。
最后,“旧时闻处青门道。禁烟时候,柳下人家好”,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某个地方听到歌谣的情景,而“禁烟时候”表明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而“柳下人家好”则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描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