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楚骚有正有反予既以数语咏独开荷花诸公宠和工甚辄拾馀意反作一章》
《楚骚有正有反予既以数语咏独开荷花诸公宠和工甚辄拾馀意反作一章》全文
宋 / 刘学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一从炎暑变秋风,识破维摩色想空。

岂有三乘无尽法,尚怜孤艳十分红。

唯惭寡陋吟怀劣,却爱诸贤句法工。

共倚栏杆休怅恨,典型犹在四筵中。

(0)
翻译
自从炎热的夏天变为秋风,我明白了维摩诘的思想空无
哪里会有佛法无穷尽,仍然怜惜这孤独艳丽的一片红
只因自己才疏学浅,诗情不佳,却欣赏各位贤者的诗句精巧
让我们一起倚着栏杆,不必再感到遗憾,典范犹在宴席间
注释
炎暑:炎热的夏天。
维摩色想空:维摩诘的思想,指佛教中的空性观念。
三乘:佛教中的三乘教法,即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
孤艳十分红:形容孤独而艳丽的红色,可能象征某种情感或事物。
寡陋:才疏学浅,见识短浅。
吟怀:诗人的感情或创作心境。
句法工:指诗句结构和表达技巧的精妙。
共倚栏杆:一同倚靠栏杆,表示共享或安慰。
典型犹在:指榜样或典范仍然存在。
四筵中:宴席上,代指社交场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学箕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诗中“一从炎暑变秋风,识破维摩色想空”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佛法修为。这里的“维摩”指的是《维摩诘经》中的主人公维摩诘菩萨,以其神通广大、色相庄严著称,诗人以此比喻自己对物质世界的看破和超越。

接下来的“岂有三乘无尽法,尚怜孤艳十分红”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深邃而广大的赞叹,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界中那短暂但却鲜明美好的景象的珍惜和欣赏。这里“三乘”指的是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泛指佛教的各种修行方法和解脱之道。

诗人的情感在“唯惭寡陾吟怀劣,却爱诸贤句法工”中得到进一步的展开。诗人自谦自己的文学才华不够丰富,但对那些文辞优美、意蕴深远的佳作却给予高度赞赏。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谦逊态度,也反映出他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品味。

最后两句“共倚栏杆休怅恨,典型犹在四筵中”则是诗人与友人共同凭栏回忆往事,虽然时光已逝,但那些美好的瞬间依然如在。这里的“四筵”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的聚会之地,或者是某种特定的文学社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佛法修为和文学艺术的抒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刘学箕

刘学箕
朝代:宋   字:习之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你喜欢

和雪吟

庖无美炙惟野蔌,爨无积薪用劳轴。

夜半烹酒和雪吞,剩喜吾庐银作屋。

须臾清气散入脾,不觉吟肩楼耸玉。

映书更宜剔鱼蠹,拥被那肯作龟缩。

饱看衮衮来玉尘,搥璧断圭随所触。

地凝瑞气盈欲尺,水剪飞霙出犹六。

化工纤巧妙无伦,春卉秋葩总成仆。

最欣岁岁为农祥,散作阳和遍云谷。

去年一白兆年丰,幸为民力舒穷蹙。

今年将见腊前三,欲为民生洗荼毒。

不思金帐饮羊羔,不思朱门厌酒肉。

目前多幸苟全生,稍得伸眉犹胜哭。

可怜赤子寒欲僵,生理不遗升斗蓄。

忧时老杜徒咏嗟,破庐冻死宁令独。

闭门犹喜得高眠,绝胜鲁公书食粥。

(0)

次韵酬李黄山

吾儒何所事,读书而挟策。

君才郤林枝,灵根芳正发。

笔下富词藻,云锦自天落。

英英光岳气,洒洒冰雪魄。

中秋璧月圆,宜赴广寒约。

桂籍那未香,天公无皂白。

学如禾与稻,既艺宜必穫。

于时误儒冠,孰不嗟铸错。

篇章来联翩,有主此有客。

隋珠既璀璨,和璞无舛驳。

有文可与评,有酒可与酌。

长吟不淹宿,捷若蛇赴壑。

喜得罗庾俦,吾乡宜卜宅。

(0)

和玉峰春吟

年来愁似海波深,柏酒明朝试一斟。

那复苏堤追胜赏,不妨楚泽效狂吟。

金幡晓赐梦何在,红旆春行步莫寻。

料得宫花仍似旧,应无堕珥与遗簪。

(0)

次华谷咏梅韵

宜烟宜雨更宜晴,竹底何妨枝带横。

雅致耻随春富贵,英姿不怕月分明。

吟边兴动诗添韵,醉里香传梦亦清。

一自孤山题品后,此花标格孰能名。

(0)

春日

天公要与物为春,人事纷纷蔼若云。

锦绣山川谁管领,祇应鱼鸟得平分。

(0)

和象翁绝句·其四

浮生一梦寄南柯,乌兔双驰迅若梭。

世事如棋知几变,救时无著奈时何。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