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华谷咏梅韵》
《次华谷咏梅韵》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宜烟宜雨更宜晴,竹底何妨枝带横。

雅致耻随春富贵,英姿不怕月分明。

吟边兴动诗添韵,醉里香传梦亦清。

一自孤山题品后,此花标格孰能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yǒngméiyùn
sòng / wèizōng

yāngèngqíngzhúfángzhīdàihéng

zhìchǐsuíchūnguìyīng姿yuèfēnmíng

yínbiānxīngdòngshītiānyùnzuìxiāngchuánmèngqīng

shānpǐnhòuhuābiāoshúnéngmíng

翻译
适宜烟雨天气,更适宜晴朗时分,竹林底下枝叶横生也无妨。
高雅的姿态不愿跟随春天的繁华富贵,坚韧的英气不惧怕月光的清澈明亮。
在吟诗作对时,兴致勃发让诗篇增添韵味,即使在醉梦中,花香也能传递出清新的梦境。
自从孤山被题咏品评之后,这花的品格还有谁能准确形容呢?
注释
宜:适宜。
更:更加。
晴:晴朗。
耻:以...为耻。
随:跟随。
春富贵:春天的繁华富贵。
英姿:英勇的姿态。
不怕:不畏惧。
月分明:月光清晰。
吟边:吟诗时。
兴动:兴致激发。
韵:韵律。
醉里:醉酒之中。
香传:香气传送。
梦亦清:梦境也清新。
孤山:西湖孤山,古代文人常游之地。
题品:题写品评。
标格:品格。
孰:谁。
名:形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卫宗武的作品,名为《次华谷咏梅韵》。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独特情感和赞赏。

“宜烟宜雨更宜晴,竹底何妨枝带横。” 这两句描写梅花在不同天气中的美丽。无论是细雨还是晴朗的日子,梅花都能保持其独立清雅之姿,甚至连竹叶间的枝条也似乎不愿遮挡它的风采。

“雅致耻随春富贵,英姿不怕月分明。”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梅花并不羞涩于春天繁华之中,它的雅致与高贵更是在明亮的月光下展现得淋漓尽致,毫不畏惧。

“吟边兴动诗添韵,醉里香传梦亦清。”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欣赏梅花时的内心感受。诗人的创作灵感被梅花所激发,情感在诗中流淌,而即使是在醉酒之际,那来自梅花的清香和梦境依然是那么清晰。

“一自孤山题品后,此花标格孰能名。” 最后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最高评价。在个人独特的审美之后,梅花更显得无与伦比,它已经超越了一般花卉,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象征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还透露出梅花在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坚贞、洁净与高贵。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

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
官职比君虽校小,封疆与我且为邻。
郡楼对玩千峰月,江界平分两岸春。
杭越风光诗酒主,相看更合与何人。

(0)

苏州李中丞以元日郡斋感怀诗寄微之及予,辄

白首余杭白太守,落魄抛名来已久。
一辞渭北故园春,再把江南新岁酒。
杯前笑歌徒勉强,镜里形容渐衰朽。
领郡惭当潦倒年,邻州喜得平生友。
长洲草接松江岸,曲水花连镜湖口。
老去还能痛饮无,春来曾作闲游否。
凭莺传语报李六,倩雁将书与元九。
莫嗟一日日催人,且贵一年年入手。

(0)

宣州崔大夫阁老忽以近诗数十首见示,吟讽之

谢玄晖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闲。
无复新诗题壁上,虚教远岫列窗间。
[谢宣城郡内诗云:窗中列远岫。
]忽惊歌雪今朝至,必恐文星昨夜还。
再喜宣城章句动,飞觞遥贺敬亭山。
[谢又有题敬亭山诗,并见文选中。
]

(0)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
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
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
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
夜舟过此无倾覆,朝胫从今免苦辛。
十里叱滩变河汉,八寒阴狱化阳春。
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

(0)

答山驿梦

入君旅梦来千里,闭我幽魂欲二年。
莫忘平生行坐处,后堂阶下竹丛前。

(0)

恒寂师

旧游分散人零落,如此伤心事几条。
会逐禅师坐禅去,一时灭尽定中消。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