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陵分祀职清专,况是名家一姓联。
祖似王陵元有母,官如茅氏总登仙。
山川地识蛟龙气,雨露恩深草木年。
沛上小儿今白发,当时歌曲可能传。
园陵分祀职清专,况是名家一姓联。
祖似王陵元有母,官如茅氏总登仙。
山川地识蛟龙气,雨露恩深草木年。
沛上小儿今白发,当时歌曲可能传。
这首诗《送汪祀丞归凤阳》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对园陵祭祀、家族传承、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首联“园陵分祀职清专,况是名家一姓联”开篇即点明主题,园陵祭祀的职务清正专一,而这一家族的联结更显其名门望族的身份。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对家族传统的重视,也暗含了对汪祀丞身份地位的肯定。
颔联“祖似王陵元有母,官如茅氏总登仙”运用比喻手法,将汪祀丞的祖先比作王陵,强调其家族的尊贵;同时,以茅氏登仙比喻其官职之高,既赞美了汪祀丞的家族荣耀,也对其官位给予了高度评价。
颈联“山川地识蛟龙气,雨露恩深草木年”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山川之地仿佛蕴含着蛟龙之气,象征着汪祀丞归乡后,家乡的自然环境将因他的归来而更加生机勃勃。雨露的恩泽深沉,滋养着草木生长,以此比喻汪祀丞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如同雨露滋润万物,使家乡更加繁荣昌盛。
尾联“沛上小儿今白发,当时歌曲可能传”通过回忆与展望,表达了对汪祀丞过去在沛上(泛指家乡)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将来他归来时,是否还能听到当年歌曲的期待。这不仅是对汪祀丞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家乡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传统与记忆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家族、自然与人文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既是对汪祀丞个人成就的赞颂,也是对家乡、传统与文化的深情礼赞。
故欢新会。乍脉脉、幽情暗解。
便趁约、虹桥丝雨,贳酒绿杨村外。
骤画轮、珠箔深遮,香融粉渍心先醉。
更玉液微黏,酥胸轻颤,无限风流媚㬠。
甚半载韶光迅,还织就、绿杨如带。
手书殷勤问,瑶珰空寄。可知密意从头悔。
余冰奁在。记双鸳照影,丹唇腻脸厮当对。
人前见了,偏只佯佯不睬。
淬水荷青,缄泥花碧,片月轻盈如许。
调妆影事,侧帽芳情,漂梦更无寻处。
应忆骊宫晓寒,星影初窥,翠娇红妩。
奈云屏人远,菱枝吹散,暗随风絮。
还拾向、红豆花前,鬟云梳罢,赚尽轻怜低语。
琴川水咽,绮阁苔侵,枉费断肠词赋。
奁底春魂,漫招新样,点成一般凄楚。
剩无情鸾影,真真千唤,个侬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