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闵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婴儿自得老成资。
初尝学步来朝谒,方及能言解诵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千里有前期。
七闵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婴儿自得老成资。
初尝学步来朝谒,方及能言解诵诗。
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千里有前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幼的神童蔡伯禧,他在七闵山水之地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在三岁时,这个奇童就以惊人的表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的家世传承着清白无瑕的美德,即使是婴儿,也似乎已经具备了老成的智慧和资质。
诗人描述神童初次学步,来到朝廷向君王汇报,他刚刚能够说话,就能解读诵念诗文。更进一步地,神童孜孜不倦追求进步,似乎有着远大的前程和期望,如同青云一般,在遥远的千里之外,有着光明的未来等待着他。
整首诗通过对蔡伯禧早慧才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位神童无限潜力的赞赏和期待。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学问和文艺天赋者的重视,以及希望他们能够承载家族美德、成就一番事业的心愿。
巴蜀劳重往,荆湘无定居。
宦情常造次,行橐屡空虚。
宫阙烟尘外,江村盗贼馀。
弟兄踪迹断,妻子信音疏。
生理那堪说,穷愁自扫除。
千篇比金玉,万卷是菑畬。
轩轾齐梁后,凭陵汉魏初。
严公俄旅衬,岳土亦烟墟。
一世惟漂泊,平生可叹歔。
高名天所靳,此理复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