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叩门者,冠剑何巍巍。
登堂各就坐,酬答好言词。
中席客轩眉,扬袂论是非。
纷纷乱我耳,扰扰败人思。
主人默无语,仰看孤鸿飞。
须臾进盘馔,劝客酒一卮。
谓言西山好,爽气入吾扉。
客思亦沈寂,炉熏自霏霏。
客有叩门者,冠剑何巍巍。
登堂各就坐,酬答好言词。
中席客轩眉,扬袂论是非。
纷纷乱我耳,扰扰败人思。
主人默无语,仰看孤鸿飞。
须臾进盘馔,劝客酒一卮。
谓言西山好,爽气入吾扉。
客思亦沈寂,炉熏自霏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主人在接待客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的社交礼仪和内心情感。诗中“冠剑何巍巍”一句,形象地刻画出客人威武而又不失文雅的外貌和气质,给人以深刻印象。“登堂各就坐,酬答好言词”则描绘了主人与客人的交谈场景,两人相互酬酢,语言礼貌,体现出古代士大夫之间的风度。
“中席客轩眉,扬袂论是非”一句,透露出客人在座位中央,眉宇间流露出思考的神情,同时不忘扬起衣袖,以此来强调其论辩时的动作和态度。紧接着,“纷纷乱我耳,扰扰败人思”则表现了主人内心的困惑与不安,因为客人的高谈阔论让他难以辨别是非,甚至感到自己的思绪被打乱。
“主人默无语,仰看孤鸿飞”一句,主人沉默不语,只能仰望天空中独自飞翔的鸿雁,以此来寄托自己内心的寂寞和超脱之情。接着,“须臾进盘馔,劝客酒一卮”则转换了场景,主人端上食物,并劝说客人饮酒,试图以宴席来缓解尴尬。
最后,“谓言西山好,爽气入吾扉”、“客思亦沈寂,炉熏自霏霏”两句,则表达了主人和客人都对远方的西山怀有向往之情,但又各自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客人的思绪沉静而深远,而主人则是通过燃烧香料来净化心灵,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话、动作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与哲理思考的社交场合,同时也揭示了人在面对复杂人际关系时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怅离群、半江空晚,平沙欲下仍起。
飞来曾渡鸳鸯浦,顾影独怜憔悴。
书待寄,奈要写、相思篇幅,难成字。惊风去矣。
任雪夜呼奴,云天觅伴,相与永抛弃。
调筝柱,胜却冰弦十二。独弹谁谅深意。
看伊冷落孤栖久,尝透异乡情味。嗟两地。
只撇下、离愁一点秋云里。
归程万里,看紫塞尘清,玉关春好,何处觅知己。
西风初起,听谁家、捣练声响彻。
句引离人多少恨,又早露凝霜白。
叵耐年年,照人无寐,总是清秋月。
相逢邻叟,莫将丧乱重说。
际此兵气销沈,芦帘纸阁,称长斋持偈。
却忆年时珠海上,画舫欢游时节。
笑插黄花,醉牵红袖,狂把长鲸掣。
可堪回首,繁华如梦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