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离群、半江空晚,平沙欲下仍起。
飞来曾渡鸳鸯浦,顾影独怜憔悴。
书待寄,奈要写、相思篇幅,难成字。惊风去矣。
任雪夜呼奴,云天觅伴,相与永抛弃。
调筝柱,胜却冰弦十二。独弹谁谅深意。
看伊冷落孤栖久,尝透异乡情味。嗟两地。
只撇下、离愁一点秋云里。
归程万里,看紫塞尘清,玉关春好,何处觅知己。
怅离群、半江空晚,平沙欲下仍起。
飞来曾渡鸳鸯浦,顾影独怜憔悴。
书待寄,奈要写、相思篇幅,难成字。惊风去矣。
任雪夜呼奴,云天觅伴,相与永抛弃。
调筝柱,胜却冰弦十二。独弹谁谅深意。
看伊冷落孤栖久,尝透异乡情味。嗟两地。
只撇下、离愁一点秋云里。
归程万里,看紫塞尘清,玉关春好,何处觅知己。
这首《摸鱼儿·孤雁》描绘了一只孤独的大雁在寒冷的夜晚,远离群体,独自飞翔于半江空晚、平沙欲下的凄凉景象。大雁曾经渡过鸳鸯浦,但此刻只能独自回顾身影,显得格外憔悴。诗人以大雁的处境自比,表达了自己离群索居、思念之情难以言表的孤独心境。
“惊风去矣”一句,暗示了大雁在风中挣扎,最终选择独立面对困境。诗人通过“任雪夜呼奴,云天觅伴”,表达了即使在极端环境下,也渴望寻找同伴的渴望,但最终只能“相与永抛弃”。这不仅是对大雁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友情、亲情的渴望与无奈的写照。
接下来,“调筝柱,胜却冰弦十二”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大雁的鸣声比作筝柱的调音,虽不能与十二根冰弦相比,但依然能传达出内心的深情。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情感表达的执着与追求,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放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独弹谁谅深意”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但似乎无人能懂。这种孤独感与渴望被理解的心情,是许多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共同感受。
最后,“看伊冷落孤栖久,尝透异乡情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大雁在异乡的孤独生活,以及它所经历的种种情感体验。诗人通过大雁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苦楚。
“嗟两地,只撇下、离愁一点秋云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两地分离的哀叹,以及离愁别绪如同秋云般难以消散。这不仅是对大雁的同情,也是对自己与亲人、朋友分离的感慨。
“归程万里,看紫塞尘清,玉关春好,何处觅知己”则寄托了诗人对于未来归途的期待,以及在遥远的边塞之地,寻找心灵慰藉的渴望。整首词通过孤雁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友谊、亲情的深切渴望,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复杂情感。
儿骑牛,儿骑牛。
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
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
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
牛背攲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
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
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
我识天根子,于今二十年。
吹箫来翠岭,鼓枻入丹渊。
日出扶桑底,云生建木巅。
人间方夜半,海上得春先。
老我江湖迥,微官岁月迁。
荒泉流竹里,冷雨浸芝田。
发短何为者,君归重惘然。
飞霞浮夕景,定在石林边。
往年饮马滦河秋,滦水斜抱石城流。
青城丈人来水上,揭谢苏王皆与游。
顾予滥倚桥门席,日斜去坐鳌峰石。
夜凉共饮明月尊,醉眠更听高楼笛。
滦河九曲流溅溅,自我不见今三年。
苏郎又扈属车去,伫望弗及心茫然。
龙门峡中云气湿,山雨定洒高丽笠。
别意遥怜柳色深,归心莫为鹃声急。
不才未许收词垣,赋成何日奏《甘泉》。
人言凡骨难变化,为我致意青城仙。
龙虎之山仙所寰,我昔梦寐游其间。
乾坤风气结冲秀,中有正一玄都坛。
羽人授我九节杖,林磴窈窕穷幽攀。
金宫药殿起寥廓,翠崖丹巘深回环。
峰头时飘白菡萏,石上尽种青琅玕。
诸岩一览二十四,总似瀛渚蓬莱山。
清溪浮空引雪练,远岫隔水来烟鬟。
就中仙岩更奇绝,上有玉树皆檀栾。
虹光半夜出林杪,云是石室韬神丹。
欲求刀圭已衰疾,羽人去我如飞翰。
褰裳涧曲采芳草,断猿疏雨春山寒。
觉来俗事日满眼,岁月冉冉随惊湍。
会稽萧氏忽相访,笑以此图令我看。
梦中羽人貌真似,而我别后鬓毛斑。
题诗聊复纪畴昔,愿拂尘服齐骖鸾。
《为萧元泰题龙虎山岩图》【元·陈旅】龙虎之山仙所寰,我昔梦寐游其间。乾坤风气结冲秀,中有正一玄都坛。羽人授我九节杖,林磴窈窕穷幽攀。金宫药殿起寥廓,翠崖丹巘深回环。峰头时飘白菡萏,石上尽种青琅玕。诸岩一览二十四,总似瀛渚蓬莱山。清溪浮空引雪练,远岫隔水来烟鬟。就中仙岩更奇绝,上有玉树皆檀栾。虹光半夜出林杪,云是石室韬神丹。欲求刀圭已衰疾,羽人去我如飞翰。褰裳涧曲采芳草,断猿疏雨春山寒。觉来俗事日满眼,岁月冉冉随惊湍。会稽萧氏忽相访,笑以此图令我看。梦中羽人貌真似,而我别后鬓毛斑。题诗聊复纪畴昔,愿拂尘服齐骖鸾。
https://shici.929r.com/shici/jsGNAcXGrp.html